正堂後為川堂,夾以二庫,左曰「冊庫」 ,右曰「銀庫。」 正德間,縣丞周禮建。後為後堂,又後而左為知縣宅。縣門之外有「旌善」 、「申明」 二亭。
縣丞宅 在知縣宅左。正門一間,貼堂、公署門樓一座,捲屋三間,官廳三間,後堂三間,內室三間,耳房二間,廚房三間,偏房二間,三義閣一座。前繞以池水,隔水為一坊,右內書房二間。主簿宅 在知縣宅之右。凡十六間,以裁革廢。典史宅 在主簿廳之後,而左者贊政捕署三間,退居三間,內宅五間,卉圃三間,左右耳房五間。
察院 在城隍廟西。明弘治三年,知縣李文盛增修。中為正堂五間,前為儀門五間,公館三間,頭門三間,後為川堂三間,後堂三間,最後為叢桂軒。前有古桂一株,多名人題詠。嘉靖間,知縣王從善建。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閔派魯重修。
西察院 在北門外望京街。明嘉靖間,知縣包桐建,今廢。
京兆館 在城隍廟東。明景泰間,戶部侍郎周忱建。成化乙未,知縣燕壽修,近廢,其址存。陰陽學 舊在澄清坊北,明洪武二十四年,訓術翟源建。嘉靖四年,知縣「王從善徙創縣治東南八十步,設訓術一員,陰陽生五名。」 今學已廢,而訓術、陰陽生間有以邑民補者,基為義民陳譿所讓。
醫學 舊在永安街西。明洪武十七年,訓術柳全建。嘉靖四年,知縣王從善「徙創縣治東南八十步,設訓術一員、醫生五名。」 今學已廢,而訓術醫生無復補矣。
僧會司 在關帝廟,舊建專司在開福寺。明洪武十五年,僧會道原建。正德八年,縣丞許芳修。嘉靖間,僧會善遷重修,今廢。
道會司 在香山觀。明洪武十五年,道會王成建,隨道房為司事,原無專設。
《鄉約》所 凡十二處,一在城中,十一處在各鄉。糧廒 在洪藍埠十五里。順治七年,知縣安應晬建,十一年知縣閔派魯重修,有碑記。
便民新倉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梅梁渡。明隆慶間,知縣賀一桂建。萬曆間,知縣傅應禎、吳仕銓相繼修增。舊在高淳水陽鎮,名「永豐倉」 ,蓋未析高淳時兌糧處也。賀令以邑民秦仁所稱不便狀聞於上,移建於此。邑民時甚德之,太常卿許穀有《記》。至萬曆四十四年,知縣董懋中以地勢窪下,又孤僻之處不便看守,因擇地於洪藍埠,重建一倉。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閔派魯修葺鼎新,有《碑記》。
養濟院 在小西門裏,西倉址也。按「明永樂間知縣廖以仁建在縣治東。成化十九年知縣甯賢移建大西門內。嘉靖間知縣曾震移建今所,以居孤老之貧而無告者。」 額定八十六名,歲給糧銀。
義阡 東門外一所。東至丁貴之山,西至陳謙地,南至黃泮地,北至俞銓、姚淮田。大西門外一所,東至許泮田,西至楊郁山,南至葛相山,北至許泮田。南門外一所,東至丁完地,西至施惠山,南至茆常祿地,北至毛傑山。
江浦縣治 舊在曠口山,即鳳凰山之陽。明洪武九年,創置於浦子口城,二十四年移今治。萬曆八年仇存仁建。景泰中羅信修。
察院 二一在治東三里,一在治西二里。府館 在縣治東。
「西門館 」 在浦子口城萬峰門外。
東葛館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即舊東葛驛址。稅課局 在北門外,後革,隸於縣,今復設。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東。
僧會司 、道會司 俱在縣治東。
俸祿倉 、存留倉 、預備倉。
社倉 以上四倉,俱在縣治東北一里。
養濟院 在縣東一里
六合縣治 。按宋《嘉定志》:「舊在城南門裏街,建炎前,御書鼓角二樓,蓋昔時州郡之制也。紹興辛巳,燬於兵火,寓於城北。嘉定七年,知縣劉昌詩創造,有敕書樓,宣紹、頒春、清風三亭。明洪武元年,知縣胡有源遷於滁河北岸。宣德年間,知縣林至。正德年間知縣萬延珵、李楚,嘉靖年間知縣周薇,各重修建。嘉靖三十八」 年,周文燫始築縣堡,甃以磚石,僅以自圉。內建正廳五間:東楹為銀庫,西楹為冊庫。川堂三間,後堂五間,左右廊房各三間,戒石亭一座,贊政廳三間,吏、戶、禮房、承發科九間,兵、刑工房、馬政科九間,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