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3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年,奉文管理江南全省提督事務。十四年,因滇、閩寇警,添設提督一員,管理上江七府營務,駐劄安徽。將全省提督改為「江寧提督」 ,管理下江七府營務,原駐松江。十七年,部議將安徽提督裁去,復循舊制,管理全省提督事務。

提標中軍參將一員。初設立前、中、左、右、後五營。順治四年,標兵調往閩、廣援勦,暫設中、左、右三營。九年,調中、左二營往閩,右營駐松,管理城守。十年,海氛蠢動,復添設水師中、左、右三營。中、左二營屬提督管理,以右營屬蘇鎮管理。後蘇鎮改為崇明水師總兵,遂將中、左二營水師歸併崇明,復設今制。

中軍守備一員

左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前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後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松江城守」 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十二員

把總二十四員

馬戰兵一千四百七十九名,步戰兵五百一十四名,守兵三千一百九十三名,戰馬一千四百七十九匹,官自備馬一百三十四匹。

唬快船八十三隻

江南掌印都司一員。順治二年,改京為省,設管轄通省六十四衛。所設屯田都司同知一員,查比屯糧。設操捕都司僉書一員,管理捕務。設經歷、都事各一員。十二年,裁屯、操二司,屯田事務歸併本司,捕務悉併有司,又裁都事、斷事二官。本司所轄江寧等二十六衛,每衛設掌印守備一員,督理屯運、經徵黃快、馬政、「苜蓿、人丁新增」 等銀,解交本司。七年,改解藩庫千總三四五員不等管屯徵糧。十三年,將無運衛分《武德》《和陽》《豹韜》《鍾山》《上元左》、上元右、江寧中、《秣陵》《英武》《廣武》十衛,併入江寧左、江寧右、江寧前、《江寧後》《上元中》《上元前》、上元後、江淮左、江淮右、石城、《鎮南》《江陰》《興武》《鷹揚》《廣洋》《橫海》十六衛,各設掌印守備一員,督徵屯糧、增協等銀。每衛設管屯千總二員,徵輸屯米,解交戶部。康熙四五年間,解交本司,移解糧鹽二道。三十三幫,每幫設千總二員,更迭輓輸。十三年間,軍興浩繁,將江寧等十六衛裁去衛屬錢糧,併入州縣,議留江寧、上元、江淮、興武四衛,督運三十三幫,董理丁船事務。十九年,裁去江寧、上元二衛,止設江淮、興武二衛,其鳳、廬、淮、揚等三十八衛所,各設守備並「守禦一員,經徵屯折等項銀米、麥豆,解交江安藩司糧道。鳳倉兵備千總二員,更番領運。」 十七年,裁去懷遠、壽州、武平、六安、邳州、高郵等六衛,洪塘、鹽城、興化、泰州、通州、吳淞江、松江、青村、南匯等九所,錢糧歸併各州縣,徵輸運務,歸併鳳陽、淮安、揚州、金山等二十三衛所管理。本司駐劄江寧府城,職司糾率衛所守千各官。今循其制,經歷一員

防汛附

安慶府江防

皖城扼江、楚之咽喉,為金陵之屏蔽。馬當控制,南岸小孤橫踞中流,盜賊之出沒無常,兵營之追勦互應。舊日操江駐此,今屬安徽撫院坐鎮,題設副將一員。其原額官兵,一分左軍作城守,一分右軍併李陽河,分作江防,以原李陽營守備領之,仍統轄沿江遊兵奇兵、瓜洲等營。其在懷寧、桐城、望江三縣邊臨大江,沿江一帶施設汛地共二十五處,咸有墩臺敵樓。各汛地屬城守營,每處撥兵防守。

右軍派防南岸二十七處,計程三百六十里。所轄烽火磯、馬當,係彭澤縣地方。

響水磯香口、烏石磯、東流、吉陽、黃石磯、高家嘴渡船口官場係東流縣地方。

黃湓寶賽磯李陽河烏沙夾、中夾口,水凍灣池口流波磯仙姑廟郭港海埂伍埠溝江心荷葉洲,係貴池縣地方。

「大通洋」 「山磯橫港係《銅陵縣》地方。」

「右軍」 派防北岸二十九處,計程三百八十里。所轄毛湖洲、喻家洑、沙灣,係彭澤縣地方。

「中夾口」 黃家塅、桃樹灘、雷港、十家套、江心、蓮花洲、路溝、土嘴,係望江縣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