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里墩 在縣西南十八里至和塘旁,今平。湯墩 在縣東南六十里全吳鄉,今以名村。青墩 在縣北十五里積善鄉,今呼「青墩廟。」 廟墩 在縣西南十里積善鄉。
逃鹿墩 在縣東北三十六里惠安鄉。〈今無考。〉相墩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朱塘鄉。
衣墩 在縣東六里惠安鄉。
石墩 ,在縣東南六十里㳌川鄉。《長墩 》,在縣北十五里積善鄉。
唐墩 在縣東南三十六里金吳鄉。
李長墩 在縣西南十五里。登其頂,大江在目。其土色黃而堅緻,里人多取用之。
鳳凰墩 在吳淞江南,名「姜里墩。」
兵墟 ,在縣東二十里惠安鄉。相傳吳王屯兵於此,故名。
戴墟 ,在縣西南三十里。
崑山 在華亭縣西北二十五里,蓋割崑山之境以隸華亭,而縣名仍曰崑山。山高一百五十丈,周圍八里。《輿地廣記》:「陸氏先葬此山,士衡兄弟生焉。時人以玉出崑岡」比之,故名。〈按:崑山原屬本縣,後割隸松江府,今故附載於後。〉
新洋江 在縣東南六里。自吳淞江流入本縣。近歲湮塞,僅成小浦。
三江 在縣南九里。《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 唐仲初《吳都賦注》:「松江七十里,分流東北入海者為婁江,東南流者為東江」 ,并松江為三江。其地今亦名三江口。《吳越春秋》謂范蠡乘舟出三江口,即此。
澱山湖 吐納東南諸水,水較他湖特大。南屬青浦縣,北屬崑山縣。湖北有范青漾、盛蕩、湓浦、東宿浦、西宿浦,其東為朱砂港、漕港。范青漾之東為合浦,西為六直浦,西南為度城湖,皆北入新洋江。
太平河 在縣東北一十五里。其源西自漢浦塘而來,東流出古塘。
常熟縣
虞山 ,在縣西北一里。高一百六十丈,周四十六里六十六步。《吳地記》:孫權置虞農都尉於此,故云。按《吳越春秋》,吳太子娶齊女,病而曰:「必葬我虞山之巔,以望齊國。」 《越絕書》云:「虞山,巫咸所居。」 則虞山,吳越時巳有之。或云虞仲葬此,得名。一名海虞,或云海嵎以東臨滄海,又名烏目山。山麓有老君殿,舊名乾元宮,宮側有池,宋嘉定間所鑿。其後有仙人洞,世傳海陵徐神翁常寓此。又有雪井。南有仲雍墓,有維摩菴、太公石屋,下覆可容數人,屋外流泉散布石上。《中吳紀聞》謂太公隱東海,常居此。旁有石洞,天將雨,則雲氣出其中。東有桃源洞,西北為拂水巖,崖石陡峻,每東南風發,水奔注如虹,倒飛噴濺,最為奇勝。自南循山而西,有致道觀。又西為招君宮,昭明太子讀書臺在焉。
崇德山 ,一名「塔山」 ,在河陽山南。晉處士夏統、宣城太守邴臻所居。
茅家山 ,在縣北四十里,有嶽祠諸廟。過吳王廟五六里,有試劍石。又有三沓石,與石城門諸峰錯峙,下有石壇,周八十步。又西則寶巖灣,其北六里為破山。
破山 在虞山北六里。宋龔明之云:「有四高僧講經山中,一老翁日來聽講,問之曰:『我乃龍也』。」 僧因誦《揭諦咒》,龍現本形,與僧𩰚,不勝,破其山而去。上有興福寺,又有𩰚龍澗,旁有硃砂崖,產赤砂放生池。《慶元志》引《山海經》曰:「虞山之北,岡壟相接,即烏目山。」 今頂山之南有烏目澗,疑即此。自此東北九十步有空潭,又有「舜井。」
頂山 在破山北十二里。上有齊女峰,相傳齊景公女葬此。白龍舟峰,白龍池在焉。龍祠後有瑞石甚偉。半山崖外,西北有水簾洞,兩水合流,從石厓下注,漫流若簾。福山 ,在縣治西北四十里,高九十五丈,周五里。本名「覆釜」 ,唐天寶六載改為「金鳳」 ,後梁乾化年間改今名。山與通州狼山相直,境特雄勝,蓋東南控扼之地云。
壽山 與福山相連,北濱大海,又名陶山。河陽山 一名鳳凰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高一百二十丈,周七里,上有秀峰。山頂有井,嘗出醴水。又有梁朝古檜及唐狀元陸器讀書臺。《志》:山 與河陽山相峙。按《盧志》,居民鑿池,得唐斷碑,有「鷙山」 之語。則「志」 當作「鷙。」
塔山 舊名「宗德」 ,俗呼「篛帽山」 ,在縣北三十六里。晉處士夏統、宣城太守邴臻嘗居此。
常熟山 ,在縣北三十七里。高一百五丈,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