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5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八十三卷目錄

 蘇州府部彙考十五

  蘇州府古蹟考二

職方典第六百八十三卷

蘇州府部彙考十五

蘇州府古蹟考二    府縣志合載

崑山縣

東城 一名婁城,即崑山故城。《圖經》云:「在縣東三百步,吳子壽夢所築。」 今橋巷猶以東城為名。《吳志》云:「耕者於東寺後,多得古城磚及銅箭鏃。」 武城 ,在縣西北。《漢書》婁縣注云:「有南武城,吳王闔閭起以候越。」

金城 在縣東三里。基址猶存。相傳吳王所築。度城 ,在縣東南七十里。相傳黃巢時所築。今猶存城壕,旁有度城湖。

西鹿城 即今土山,下有「卜將軍廟。」

巴城 ,在縣西北十八里。其地有巴王廟、巴城湖。

雉城 ,在縣西北十八里。今雉城湖即其地。東林城 ,在縣北十八里。

顏縣城  、瓦蒲城 ,並《古經》所載。

婁縣村 在縣北三里,即古婁縣地。

烏夜村 在城南,晉穆帝何皇后父淮寓此,產后之夕,群烏驚鳴,明日大赦。自後烏鳴必遇赦,因名為「烏夜村。」

信義 古縣名。蕭梁時分婁縣地置信義縣。隋開皇間廢。今縣西二十里有村曰「真義」 ,疑「呼」 字之誤。

尉州村 ,相傳尉遲敬德生此,封吳國公。西花園 ,在縣西湓瀆村。古有東西兩花園,相去一里。今西花園尚存,東花園不復見。

鬼壘臺 梁天監中,沙門慧嚮欲建寺。一夕風雨驟至,人聞喑嗚之聲。詰朝晴霽,嵬然一臺矣。張僧繇畫龍 ,在慧聚寺。

「經臺  」 「鐘臺 」 在慧聚寺前。扁皆李後主書,宋淳熙間燬。

石天王像及銅鐘 在山之彌勒閣。後唐時僧紹明夢神謂曰:「簷前古桐下有石天王像與銅鐘,師宜知之。」 詰早掘地,果獲之。因龕置壁間,形像極古。

宋仁宗御書《放生池碑 》,在清真觀內。

《陰陽柏 》,高麗國所進,二株高二三尺,宋高宗以賜王綯。綯種於永懷寺大殿左右。寺即綯祖審琦香火院也。柏高輿殿齊,每歲左花則右實,右花則左實。

龔公銀杏 在信義村。宋殿中侍御史龔猗扈從高宗南渡,途遇道人,謂曰:「枯枝再生處,可定居。」 至信義,見枯枝從流而下,因插於地,祝曰:「是枝活我當居。」 果活。乃銀杏後成大樹,如癭如乳者七十餘顆,鄉人稱曰「遇仙樹。」 明初,大將軍徐達統兵攻蘇,欲伐之,操斧者忽仆而止,後竟亡於市儈之手。

問潮館 在駟馬橋西。宋淳熙,李樂庵聞道人誦讖云:「潮過維亭出狀元。」 崑山自古無潮汐,紹興中,始有潮至縣郭,知縣葉子強築問潮館於水濱,潮忽大湧,遠過維亭。明年甲辰科衛涇大魁天下,明毛澄、朱希周、顧鼎臣皆驗。後人因之,復建候潮館於東關外。

天女墩 在惠安鄉洪莊村。

《金剛經碑 》,在馬鞍山北,今無考。相傳元時縣城南有女瘖,不能言,素不知書,忽有悟,能篆隸諸體,碑其手書也。

篆塚 在馬鞍山陽,朱定安瘞所書《篆籀》處。寒翠石 在顧仲瑛玉山草堂前。石乃維揚王忠玉家物,後至元戊寅得於東城之庵,丹丘柯敬仲見之再拜,因砌為壇,曰「拜石。」 白野達兼善為作古篆。

鳳凰石 在馬鞍山北

桃源洞 在馬鞍山上。元泰定間,邑民陳氏壘石為之,中可布席。明正統中,戴恂重修。

秦國公石 在葉文莊堂前。

宋李衡宅 有「四賢堂。」 衡在孝宗朝,以論張說不行致仕。時給事中莫濟不書敕,直學士周必大不草制,諫官王希呂與衡相繼論奏,不報。四人同時去國。布衣莊治賦《四賢詩》紀之,其後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