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5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中上岡橋 在城外,跨鹽鐵塘。舊有南上岡、北上岡二橋,今並廢矣。

劉家橋 在城外,元劉氏建。明成化間,顧鎧修,名「顧家橋。」 崇禎十四年,顧夢麟重建。

安福橋 在城外劉家橋西,俗名「巿橋。」

迎春橋 在城外安福橋西,俗名「李家橋。」 「樓下橋 」 在城外迎春橋西,俗名「莫家橋。」 新街橋 在城外樓下橋西,俗名「高家橋。」 「高橋 」 在城外新街橋西,俗名「陸家橋。」 康熙九年,顧時臣重建。

太平橋 在城外高橋西,並跨顧門涇。

迎仙橋 在城外,跨徐涇。元提點周應靈建。明天順間,周棠修。相傳呂純陽曾以雙瓶枕臥于此,得名。今瓶痕尚存。

香花橋 在城外法輪寺前。

西虹橋 在城外寺右。明弘治年,顧辨建,僧文普移跨寺涇。

封家橋 在城外寺東北。

鳳尾橋 在城外鳳岡後。

會龍橋 在城外。吳塘水自北來,顧門涇潮自南入,徐涇橋水自東入,會橋下,故名。

顧舍橋 在城外關王廟東南。

黃染橋 在城外迎仙橋東。以上並在雙鳳鎮。平昌橋 ,在城外。元至順三年謝總管建。廣安香花橋 ,在城外廣安寺前。宋紹興中僧了悟建。

木竹橋 在城外。明洪武間建。三並跨七浦塘。洪橋 在城外。跨鹽鐵塘。以上並在直頭市。通津橋 在城外。明知州李端重建。

新橋 在城外通津橋西。

菴橋 在城外新橋東

義興橋 在外城菴橋東。明嘉靖間,曾彪建,故名。俗名「曾家橋」 ,跨七浦塘。

陳摶橋 在城外,跨北橫瀝。

太平橋 在城外,跨南橫瀝。

獅子橋 在城外,跨姚涇。明嘉靖間,里人曾彪建。以上在並沙頭鎮。

三里橋 在城外,跨白米涇,陳九齡建。以上在《塗松市》。

廣孝寺橋 在城外寺前。宋大中祥符間,僧良智建。

西石橋 在城外。明永樂間,陳壽二建。

保安橋 在城外。磚有「塔影。」 以上並茜涇鎮。青石橋 在城外穿山北。元至正十六年建。劉氏橋 在城外。里人劉宗文建。以上並跨漕頭塘。

永通橋 在城外,跨璜涇。

湖川塘橋 在城外。明洪武中,高福一建。普蕃橋 在城外,跨湖川塘。

「集福」 橋 在城外,跨楊林塘,在鶴王市。

橫瀝塘橋 在城外,明永樂中,朱今孫建。八字橋 在城外,跨半涇。

關前渡 在城外西南二里。前此尚有黃家渡在城南,東渡在城東。今並廢。姑附其名。

天妃宮閘 在城外劉家河,距海口十里。康熙間,劉河既濬,議于天妃宮建閘啟閉,以節宣潮水。藩司慕天顏建,檄知州蕭應聘督工。始于十年六月,迄于十二年三月。長十六丈,闊五丈。閘墩二,闊二丈二尺。閘堍二,闊二丈八尺。水門三,中一,闊二丈四尺;旁二,各一丈八尺。四隅砲岸以護。閘共二十丈,兼設兵防守云。按《舊志》,尚有大東門、大西門、小西門三閘,今並廢不復。詳《崇明縣》。

福民橋 在城內縣治前。

興賢橋 在城內儒學前。

登瀛橋  、「迎恩橋  」 、壽星橋。

西內河橋  、北內河橋 以上並在長沙新城,明嘉靖三十三年修建。

弔橋 五在城外。東曰「樂平」 ,西曰「慶成」 ,南曰「近薰」 ,北曰「拱辰」 ,東南曰「廣濟」 ,並萬曆三十年知縣張世臣重修。

普濟橋 在北門外

中新橋 在城外普濟橋右。

甘家橋 在東門外,舊名「甘來。」 順治十二年,諸生樊耀邦等重建,知縣陳慎改今名。

滅渡橋 在城外,在南沙。

長安橋 在城外長沙

王丙橋 在城外《享沙》。

育麟橋 在城外百子菴前。

朱華橋 在城外朱華菴。

南沙洪橋 在城外東阜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