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5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七十七卷目錄

 蘇州府部彙考九

  蘇州府祠廟考一

職方典第六百七十七卷

蘇州府部彙考九

蘇州府祠廟考一       府志

本府。吳縣長洲縣附郭。

府社稷壇 在吳縣閶門外義慈巷。宋置,子城西南四里。元遷盤門外。明洪武三年,知府陳寧更建於長洲縣石碑巷。宣德八年,知府況鍾移至今所。

風雲雷雨境內山川城隍壇 在吳縣盤門外一都,宋置吳縣治西南四里,元徙長洲縣葑門外,明洪武間移置今所。

郡厲壇 在長洲縣九都虎丘山,寺門右,累石為壇,縱橫各三丈,高四尺。

邑厲壇 ,宋、元在白蓮橋,今廢。皆附祭於郡。每歲春清明日、秋七月半、冬十月朔,以輿從迎府縣城隍神為主祭。闔郡無祀鬼神。

鄉厲壇 ,每一里建一壇。吳縣在城附郭鄉都共五百一十所,長洲縣共七百四十一所,俗呼「孤魂壇。」 壇高三尺,樹以松楸,立碑其上。周圍繚垣門一,今皆湮廢,但於祭郡厲日,命各里行祭。府城隍廟 在府治北一里。相傳為周瑜故宅。明洪武三年建,弘治、嘉靖繼修。按長洲縣城隍廟,宋舊主簿廳西有資福廟,即縣城隍廟也。今稱「資福大王」 者,尚沿宋制。吳縣城隍廟,明萬曆中,知縣袁宏道刱建儀門右,長洲縣亦構儀門左,東西折旋而入,廟皆南向。天啟、崇禎間重葺。

皇清順治初,增飭門樓。康熙十一年,營建寢殿、《土木》。

煥然聿新矣

旗纛廟 在北教場,祀軍牙六纛之神。舊在蘇州衛治,霜降日衛官致祭,今移演武廳。

至德廟 在吳縣閶門內,祀吳太伯。漢永興二年,太守糜豹建於閶門外鴈宕村南。或云「韓整守吳所刱。」 宋元嘉中,劉損為郡修葺。後梁乾化間,吳越錢氏始徙置於此。宋元祐六年,知州黃履奏改今額。元符間,制封至德侯。崇寧初,進封王。乾道初,知府沈度重修,又作至德橋。淳祐六年,提刑潘凱增繪仲雍、季札二像侑享。明洪武二年,改封吳太伯之神,春秋祀之。

吳相伍大夫廟 在胥門內朱家園,即舊靈順行祠。先於盤門內永昌武大王廟,祭享繁盛。宋建中靖國元年,直祕閣吳仲舉知蘇州,率吏民營繕,奏賜額「英烈。」 元大德三年,嘗著靈異,增為忠孝感惠顯聖王。明成化十五年廟燬,巡按劉魁、知府劉瑀重建。萬曆四十年,裔孫參議伍袁萃移置今所。廟設兩廡,后寢樓、左牲所,齋房,前闢重門,建坊表極為壯麗,《春秋》祀之。

復聖祠 在楓橋西一里,祀顏子。宋元豐八年建,元季圮,明成化中重建。嘉靖間燬,崇禎十五年復葺,今廢,有司致祭。在城中喬司空巷。吳公祠 ,在吉由巷學道坊,祀言子游偃。瑯琊公祠 在演武場西,祀閔子騫損。

南潁侯祠 在婁門內,祀陳子禽亢。

亞聖祠 在東禪寺西。祀鄒國公孟子,并祀孟母。王志廟在城東顧家橋。五十三世孫孟潼以祖信安王孟忠厚府請於有司,改立為祠,子森集守之。明萬曆中移建今處。

皇清康熙年間重修。

臨濮侯祠 慈悲橋南,祀聖門施子之常。靈濟廟 在長洲縣陽山澄照寺,祀白龍神。初廟在山巔,宋太平興國中移建於山南曹巷,熙寧九年又遷於此,屢封忠烈昭應廣惠靈豐公,神母顯正孚順聖善妃。建炎間重修,紹興二十九年賜今額。乾道四年,知府姚憲又奏封龍母為「顯應夫人」 ,紹定中重建,元、明俱重修。

范文正公祠 在義宅之東。祀宋參知政事贈太師魏國公范仲淹,子將作監純祐忠宣公純仁、恭獻公純禮、龍圖學士純粹配焉。宋咸淳十年「建,明宣德九年,知府況鍾重建,春秋致祭。成化二年,巡撫劉孜重修。嘉靖四年,知府胡纘宗、知縣蘇祐修。四十二年,巡按溫如璋構三公堂,祀公曾祖徐國公夢齡,祖唐國公」 贊。「時考周國公墉,巡按董堯封成之。」 萬曆二年,巡按邵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