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5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北禪講寺 在府城齊門內。晉戴顒宅也。獅子林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元至正二年僧維則建。多聚奇石,狀類狻猊,故名。十二年賜額「菩提正宗。」 寺內有臥雲室、立雪堂、問梅閣、指柏軒、禪窩、竹谷諸景。明嘉靖間為勢家所占,止存彌陀院。萬曆二十年,僧明貹具奏追復,敕賜「聖恩寺」 額。藏經全部,重建普光明殿。

皇清順治八年重修《建藏經閣》。

普福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相傳創自晉朝,後廢,僅存土山銀杏三株,大各二十圍。

皇清順治初,「遍雲普潤」矢願興復,出家走漢中募緣。

時當積雪,立雪中,經旬不懈,檀施輻輳。十年歸,恢復基址一十六畝,鼎建大殿、祖堂、齋堂、天王殿。康熙五年,延嘉定僧大休駐錫,塑佛像三軀。昭慶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元天曆間,宣政院阿咱剌建,僧懷壽開山。至正九年,又建栴檀閣,後廢為民居。崇禎末年,僧養素募贖復興梵宇。

皇清康熙乙丑,僧佛端重建大殿。

寶光講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本鬱林太守陸績宅。吳赤烏間,賜今額。宋紹熙間,僧蘊仁、元至正間,僧紹隆先後重修。初,寺在婁門內,有鬱林石,石今遷察院前。明洪武中,即寺為軍營,遂廢。其後普薰庵僧善識捨本庵地改建。

萬壽禪寺 在城內府治東北。晉義熙中,西域僧法愔建,名「淨壽院。」 梁改「安國。」 唐改長壽。宋大中祥符二年,丁謂奏改萬壽禪院。崇寧中,詔加崇寧,尋改天寧。紹興中改萬壽報恩光孝禪寺天宮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初名「武平刱」 ,自晉末後廢為民居。唐景福五年,光祿大夫許台捨宅僧了然建,改今名。

廣化教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後梁乾元三年,諸葛氏捨宅建,名「崇吳禪院。」 宋大中祥符元年,改賜今額。中更兵火。淳熙二年,都僧正清立善醫,以所得藥資增建經樓。

禪興寺 在府城內乘鯉坊,一名傳法寺,梁天監二年,刺史孫文建。或云孫瑒故宅,孫瑒尚主,內有妙嚴公主墓。

積慶禪寺 在府城內善教橋北。李王為寺伽藍,今名為「李王廟。」 宋開寶八年,郡人盛名捨宅建,僧法翌開山。紹興間賜額,元季兵燬。

資壽寺 一云「尼寺」 ,在府城內縣治東北。宋紹興間建,有正法堂,又有磚浮圖,靖康初建。靈鷲教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梁天監中僧永光建,名「永光院」 ,又名東林院。

大智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宋端平元年,萬戶姚八郎捨宅為寺,僧本筌開山。景定二年,賜今額。明洪武間,汰去庵院,存十二大寺,大智與焉。祥符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宋祥符元年建。普門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宋景德中,日本僧寂照入貢,願游天台。丁晉公言「姑蘇山水奇秀」 ,遂居此。明永樂間重建。

東禪教寺 在府城內萬壽寺東南。吳赤烏二年,陳丞相宅池中生瑞蓮,遂捨為寺,名鎮國院。唐大中間,敕改「東禪明覺寺。」

雙塔禪寺 在府城內東南隅。唐咸通中,州民盛楚建,名「般若院。」 吳越錢氏改「羅漢院。」 宋雍熙中,王文罕建。兩磚塔對峙,遂名雙塔。

定慧禪寺 在府城內雙塔寺西。初名「西方院」 ,本雙塔之子院也。天禧中,賜今額,始貳於雙塔。宋僧卓契順常居此。元季兵毀,明洪武中,僧景新、惠澤先後重建。

皇清康熙十一年,延僧大休駐錫里人唐堯仁捐資。

建大殿、觀音殿。重修彌勒殿。

正覺寺 即竹堂寺,在府城內東南隅。其先為宋楊和王別墅,元為陸志寧寓館,多植美竹,尋捨為大林庵。明洪武中廢,永樂中再建,奏賜今額。寺壁有唐寅畫《達摩像》并書贊,今寺圮贊存。天王寺 在府城內東北隅。唐大曆元年僧不空建,即天王堂。

高禪禪寺 唐開成間,僧元遂建,有千佛堂、轉輪經藏。白居易在郡,嘗書《長慶集》,留千佛堂。本名集雲寺,明洪武中改今名。

西禪寺 即南觀音庵,在吳縣縣學前,唐貞觀間僧壁法建。咸通間有僧自南泉來,稱西禪和尚,寺因得名。宋紹興間,信安郡王孟忠厚改建,為隆祐太后薦嚴之所。景定間兵燬,唯觀音像存,故稱觀音庵。按:西禪,吳中四大禪寺之一也。永定普慈天台講寺 ,在府城內吳縣治東南。嘗按《吳地記》云:「梁天監中,吳郡太守」 郡人顧彥先捨宅建,唐乾符間,賜今額,陸羽書。韋應物罷郡,寓居寺中,故多題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