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6 (1700-1725).djvu/3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詩云:「一斗霜鱗換濁醪。」又云:「吳中買魚,論斗酒即稱 斤。」其來遠矣。然酒今已用升,至市交及蔬反論斤,土 風不可革也。

《瑯嬛記》:姑蘇城中皮日休市有小橋名鶴舞。父老相 傳,吳時有二鶴在其地對舞,已而飛集金閶門外青 楓橋東,化為鳳凰,飛入雲際。今鳳凰橋是也。沈學士 詩曰:「不如雙白鶴,對舞石橋邊。」謝侍郎詩曰:「願作江 頭雙鳳凰,奮飛直向青雲裡。」是一事。

吳郡有婚姻墩,昔有女子送葬,道逢書生於此,各以 目相挑,後成婚姻,故以為名。後世誤以為「婚姻」,為「分 金」,且以為管、鮑事,更謬。

《誠齋雜記》:「洞庭二穴,東南入洞,幽邃莫測。昔闔閭使 靈威丈人尋洞秉燭,晝夜而行七十日不窮而返。 四飛山亦曰陽山,產白墡,膩滑精細。士誠取之,作階 面之飾,和以脂膠,久而不變。有水雲、白雪、浪花、玉鱗 墀等,各以形製名也。」

元夕張燈,城中燈毬巧麗,他處莫及。有「玉柵燈」、「琉璃 燈」、《萬眼羅》、「百花欄」、《流星紅》、萬點金,街衢雜踏,人物喧 譁。

《菽園雜記》:吳中鄉村唱山歌,大率多道男女情致而 已。惟一歌云:「南山腳下一缸油,姊妹兩個合梳頭。大 個梳做盤龍髻,小個梳做楊籃頭。」不知何意。朱廷評 樹之嘗以問余,余思之,翼日報云:「此歌得非言,人之 所業本同厥初,惟其心之趣向稍異,則其成就遂有 大不同者。作如是觀可乎?」樹之云:「君之穎悟過我矣。」 作如是觀。此《山歌》第一曲也。

《平江記事》:「元貞初,升崑山縣為州,州治去府城七十 二里。延祐中,移治太倉。未移之先,太倉江口打碗花 子,遍地盛開。民謠云:『打碗花子開,今搬州縣來』。遷移 之後,常有鼠郎出沒廳事上,民復謠云:『黃郎屋上走, 州來。住不久。至正間,果復移回玉峰舊治』。」

《歸田詩話》:姑蘇之被圍也,唐伯剛和人「泥」字韻云:「玉 樓金屋愁如海,布襪青鞋醉似泥。」謂當時居權要者, 不如處閒散之樂也。社友王元載亦誦一詩,不知何 人所作。詩云:「二十四友金谷宴,千三百里錦帆遊。人 間無此榮華樂,無此榮華無此愁。」詩意與前詩亦相 類。

《玉堂漫筆》:元高德基云:「吳人尚奢爭勝,所事不切,廣 置田宅,計較微利,不知異時反貽子孫不肖之害。」 《太平清話》:「余乞花場在小崑山。小崑山二陸讀書處, 余無以為供,乞名花以代蘋蘩。王元美先生及馮元 敏有記。其中有澆花井」,後偶見書中孟縣西南舊河 陽內,東晉潘岳亦有澆花井。

崑山顧仲英裒其所嘗與遊者往還唱和及雜賦之 詩,集凡五十餘家,詩七百餘首,并自著《玉山樂府》行 於時。

綠石山駙馬臺南二里。吳鬱林太守陸績葬於此,其 南有「孝子城」,即太守嗣子墳之所。

《日知錄》:宋施宿《會稽志》曰:『按《三國志》,吳郡、會稽為吳 會二郡』。張紘謂『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孫賁傳》云:『策 巳平吳會二郡』。《朱桓傳》云:『使部伍吳會二郡』。《全琮傳》 云:『分丹陽、吳會三郡險地為東安郡』,是也。前輩讀為 都會之會,殆未是。錢康功曰:『今平江府署之南,名吳 會坊』。《漢書吳王濞傳》:『上患吳會輕悍』。按今本《史記》《漢 書》並作「上患吳會稽」,不知順帝時始分二郡,漢初安 得言吳會稽?當是錢所見本未誤,後人妄增之。魏文 帝詩:「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陳思王《求自試表》曰: 「撫劍東顧,而心已馳於吳會矣。」晉文王《與孫皓書》曰: 「惠矜吳會,施及中土。」魏元帝《加晉文王九錫文》曰:「埽 平區宇,信威吳會。」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曰:「朝服濟 江,埽除吳會。」陳壽《上諸葛亮集》曰:「身使孫權,求援吳 會。」羊祜上疏曰:「西平巴屬,南和吳會。」荀勗食舉樂,《東 西廂歌》曰:「既禽庸蜀,吳會是賓。」左思《魏都賦》曰:「覽《麥 秀》與《黍離》,可作謠於吳會。」武帝問劉毅曰:「吾平吳會, 一同天下。」石崇奏惠帝曰:「吳會僭逆,幾於百年。」石勒 表王浚曰:「晉祚淪夷,遠播吳會,慕容廆謂高瞻曰:『翦 鯨豕於二京,迎天子於吳會』。丁琪諫張祚曰:『先公累 執忠節,遠宗吳會,此不得以為會稽之會也。蓋漢初 元有此名,如曰吳都云爾。若孫賁《朱桓傳》,則後人之 文偶合此二字,不可以證《吳土濞傳》也』。」

《府志》:吳下:宋全盛時,衣冠所聚,士風篤厚,尊事耆老, 來為守者多名人,亦能因其習俗以成美意。通衢皆 立表揭為坊名,凡士大夫名德在人者,所居即以名 坊曲,至今猶然。此風惟吳邦見之。

《吳江縣志》:漢楊修《五湖賦》曰:「頭首無錫,足蹄松江,負 烏程於背上,懷大吳以當胸。岝嶺崔嵬,穹窿紆曲,大 雷小雷,湍波相逐。言湖之苞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