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6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杜浦、南蹌等場十有七。

陰陽學  、醫學  、惠民藥局 並在府東石獅子巷側,即故鎮西廟也。元初立三皇廟,設陰陽醫學於門之左右。明洪武中,革三皇廟,設惠民局於鎮西廟門。宣德四年,遷鎮西於三皇廟址,因盡以其地建學與局。

僧綱司 在南禪寺

道紀司 在僊鶴觀

華亭縣治 在府西望雲橋北,元主簿廳也。縣初陞府,寓治於舊東尉司,至元壬午遷於此。日河抱於南,月河環於北。相傳建治時,形家言:日月夾照,官多廉明,遂定址焉。甲午,知縣柴琳、達魯花赤兀都蠻鼎建廳事,榜曰「牧愛。」 至正六年,儀門兩廡火,知縣張德昭繕完。後燬於兵,明以次興復。永樂中,復火。宣德庚戌,知縣吳大用重建。正統戊辰,知縣郭文直增修。弘治乙丑,知縣張岐建後堂,榜曰「冰雪。」 嘉靖間,知縣聶豹、朱執中相繼修葺。萬曆甲辰,知縣熊劍化作屏牆於大門南,左右置儲胥,設兩門,榜曰「敬天威、畏民志。」 天啟癸亥,知縣郭如闇復以訟繫諸舍偪處,捐俸買地,擴而新之,規模宏敞矣。廳事之右,為架閣庫,其後為冰雪堂,其西為庫。知縣宅在堂後。廳事前為戒石亭,兩廡為六曹廡,外為吏書私廨。儀門之外,東為土神祠,西為寅賓館,館前為內監房,重囚禁繫於此,其輕繫在西南隅。麗澤橋西,大門左右為榜廊。

縣丞署 二:一在東北隅,一在西北隅。

主簿署 在縣丞東署南。

典史署 在縣丞西署南。

水次倉 俗稱「西倉」 ,在府西五里古浦塘之南。明宣德八年,巡撫侍郎周忱建。

官廒 在華亭縣署左右。明萬曆己未,知縣章允儒建。

預備濟農倉 在府西南,舊僊鶴觀基也。明洪武初,於此建太平南倉,後改為中千戶所倉。宣德壬子,巡撫周忱奏行《平糴勸分》之令,積其米於軍儲北倉,以備賑濟。正統戊午,革中所倉。辛酉,知府趙豫即其址建廒四十間,始定今名。養濟院 在谷陽門外平政橋西。宋紹定六年建。明洪武七年,同知程奉義重建,今仍其舊。義塚 在胥浦里人夏尚忠捨地。楊維楨《記》。婁縣治 在府治北濤安橋西,故為司業朱大韶宅。

皇清順治十三年,分華亭西境為「婁縣」,初寓治於水。

次倉公廨。十五年,知縣王有極始以官緡易為縣署,規制略同華亭廳事。西為庫藏,前有坊,榜曰「巖瞻。」 兩廡設六曹。其後為知縣宅,作土神祠,寅賓館於中門外之左。倉廩狴犴,皆與華亭共之。丞簿以下,廨宇未建,方以次興設焉。

倉城 明萬曆間築。崇禎間,知府方岳貢「開十字河,增築城垣。」

皇清順治間,奉憲派各圖增造廒房三百餘間。每十

間以上為一聯,瀕河比櫛無隙地。時婁縣初建,兩邑之米皆入倉城,頗以為便。

外縣

上海縣治 。元市舶司也。至正二十九年閏六月,始立上海縣,以舊榷場為治。大德戊戌,併舶司於四明,遂移縣署於司。《永樂大典》:「縣署舊在今儒學之東,係松江總場。明年,為海潮所侵,達魯花赤雅哈雅建鼓樓,增葺堂宇而新之。明洪武二十五年,知縣林庭瑾重建譙樓。二十九年,知縣張守約建穿堂。正統四年,重」 建儀門,中堂後寢為絃歌深處。天順中,知縣李紋重建。成化間,知縣劉宇復改建鼓樓。正德七年,知縣黃希英新廳事。前為戒石亭,東為鑾駕庫,西為架閣庫,兩廡以居掌案牘吏。土神祠在中門外,左犴狴在中門右。門外有樓,以司更漏。嘉靖元年七月,樓壞於風,知縣鄭洛書即其地為絃歌坊,後架重屋,上傳更漏,下通出入。十六年,知縣梅凌雲復建鼓樓,顏曰「麗譙」 ,制甚宏。復燬於火。寢堂後有方池,跨以飛梁。其內為知縣宅,左右為僚佐宅,西南為吏舍。規制軒敞,他縣莫及也。十九年,知縣張秉壼於門之內造「牧愛坊。」 及三十二年,倭寇入犯,廳宇悉燼。三十三年,寇稍平,知縣劉克學重葺。凡堂廡、寢室、庫獄、廬舍、公私,咸一新之。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涂贄加繕葺焉。康熙九年,知

縣朱光輝建堂三間於內衙之西。知縣任辰旦題額曰:「介和堂。」 十二年,知縣陳之佐於縣門外之東西各建一亭,為民之有事於縣者憩息地。二十年,知縣史彩建堂於內衙之東南。題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