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8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悠然亭 :在內閭灣。元山人錢士元建。取陶詩「悠然見南山」 意。趙松雪作記。今廢。

白蓮池 在祥符寺。池產螺,無尾。舊傳「山人食螺,斬尾,將烹之,寺僧憐而鬻焉」 ,遂成此種。有移之他水者,久之復還池中。

菩提樹 ,在祥符寺,聞種自異僧,枝葉皆西向。山茶花 在耿灣,高僅六七尺,大可徑寸,四時爛熳。父老云:「在林麓已不記年。」 蓋異種也。今尚存。

香樟樹 ,在雁門灣。圍丈許,高四丈,蔭可十餘畝,香聞數里。

「青城 」 宋高宗宿帳也,今有「青城菴。」

顧坡 在化被王廟旁。顧凱之,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尤善丹青,為虎頭將軍。相傳往來郡中常憩此,或云凱之宅也。

水竹居 在保寧寺東偏。明正統間,僧碧元構胡氏山堂 。宗愈歸老,作堂橫山,名曰橫山堂。孫覿《寄題》有「環城千嶂合,並舍百泉通」 之句。高氏父子泉 在芳茂山大林菴。高紳蚤歲寓橫山沖虛館,味泉極甘,謂可比慧山。太平興國中,以太常少卿出宰故里。章聖時,命其子夷直為尉,俾就養焉。首訪是泉,廢已久,至是復騰湧。郡駕董黃中作詩序其事,名「高家父子泉」 ,時天聖三祀也。

「丹井 」 在沖虛觀殿內。梁王八百修道,後以煉丹,後仙去。

金雞洞 在雞籠山麓。世傳有金雞浴于此。劍井 ,在縣東十五里。《風土記》云:「葛仙翁駐鶴地。」 或云仙翁負劍過此,劍躍入河,嘗有白氣亙天如虹。

艤舟亭 在今文成壩東,東坡至常繫舟處,與地名「蘇步」 之意同。

光華亭 在通吳門內街北,與艤舟亭對。「贍軍務 」 在天寧寺後。宋紹興間置,乾道間并入都酒務。

窯務 宋置在通吳門外,明仍之。居人取土為磚,掘地多遇古塚,柩朽則棄骨而薪,柩佳則棄骨而售,屢禁不止。且郡城東門外,為城之震方,文筆峰所在,法宜高聳,龍氣攸關。

皇清順治十三年,郡紳請于當事,買丁堰下塘空地。

以徙置焉

造船場 宋置,在迎秋門外。

茭草場 在青山門外

桃原 ,在城東新城壕高阜處。春時桃花盛開,延袤數里,遊者擬武陵焉。

謝子蘭樵舍 子蘭有《自書潞城樵舍壁》詩四首。

海子口 在郡城朝京門外三里運河中。歲旱水涸,見巨木橫亙河底,鄉人稱為「海眼」 ,又名海子口。

傳洛城 ,一作博洛城,《祥符經》云「傳洛。」 《丹陽志》「季子北廟在城西」 ,今通江鄉傳莊,疑即此地。廢利城縣治 ,按《晉書》,元帝即海虞縣北境立利城縣,以占流徙。宋元嘉中,遷利城于武進之利浦。

醻城 在縣北三十里郭坡 。晉郭璞避地東南過江,葬母于暨陽,去水百步。或以瀕流告,璞曰:「即為陸矣。」 其後沙漲,環墓數十里,悉成桑田。璞嘗來毘陵,窮極丘壑,相傳邑有鈐記,皆璞識。故縣北三十里有郭坡。暨陽,今屬江陰。

二城 在縣東北二里,一方一圓,東西對峙,或云「虎城」 ,或云「鼓城」 ,今遺址尚存。

韓城 四圍方正,南有關門,北近諸廟,皆謂「韓王。」 舊傳五季亂離,常築堡衛鄉里。

九里 ,在德澤東界。宋明帝時,孔顗自會稽謀逆,齊高帝率軍東討,與張永等對壘結營,摧破賊柵,曇瓘敗走。

孝義里 在通吳門外。梁孝子余齊民所居。宋避熙陵諱,改曰「孝仁」 ,即以名鄉。

無錫縣

太伯城 在縣東南三十里梅里鄉。《吳越春秋》:太伯當殷之末,恐中國侯王用兵以及荊蠻,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十餘里,在吳西北隅,曰故吳墟。自太伯以下二十三君皆都此。《寰宇記》:「太伯城西去縣四十里,平地高三丈。」 《吳地記》:「吳築城梅里平墟,城內有宅舊址及井猶存。亦名吳城。」

闔閭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富安鄉。《越絕書》:「伍員取利浦及黃瀆土,築闔閭城。」 《吳地記》:「闔閭城,周敬王六年,伍員伐楚還,運潤州利湖土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