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8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山,徐預探險,韻藏鬮,戒從者即席發之,欲以難鶴灘 也。酒次援筆成詩云:『水勢兼天山作隄,渚雲煙樹望 中齊。直從巴峽纔歸壑,許大乾坤此結臍。胸次抉開 三極朗,目光搖蕩四垂低。欲騎日月窮無外,誰借先 生萬丈梯』。」

《武進縣志》:張汝弼有盛名,赴南安郡守,道經毘陵,時 陸詹事簡方得告南歸,張訪之,適展墓不見,乃索紙 筆,題一絕於陸世經堂,竟去。詩云雲「意模糊雪意兼, 六龍城下晚風尖,始知東閣先生貴,不放南安太守 參詹事。歸亟追之,已行遠矣。」

毛古庵先生著《毘陵正學編》,列諸儒姓氏十二人:楊 龜山時、鄒道鄉浩、周教授孚先、周坑冶恭先、唐祕書 彥思、鄒編修柄、喻玉泉樗、胡蒼梧珵、尤遂初袤、李小 山祥、蔣實齋重珍、謝龜巢應芳,各為小傳。

《無錫縣志》:「許給舍至善,少從師清涼庵,庵前坐一乞 兒,許憐其老疾,每攜餅餌食之,如是三四年。許一日 遊青山,乞亦至,與語樹下,忽手提許,擲之左方,曰:『避 前冤』。顧視山上一巨石崩墜,已在許立處矣。自是乞 兒不復見。」

錢綱字孝常,世所稱錢偃師者也。居鄉,遇有不可,必 面斥無所避。知縣某新視事,殘酷多杖殺人。綱過縣 廳事,有扁曰「視民如傷」,指語令曰:「請為公易一字。」令 曰:「幸甚,敬請所易。」曰:「當易傷為讎耳。」令踧踖謝過,為 省刑仗。

甲戌之春,潮水入西關,至學宮之前。是歲,孫宗伯繼 皋狀元及第,邑人為立「候潮館。」及宗伯乞歸,舟扺北 郭,是日潮亦隨至,人以卜孫之不復出矣。

王召字子行,問之兄也。幼奇穎,年十二補諸生,二十 舉嘉靖癸未進士,除戶部主事,奉使兩淮,竊侯家妖 童,為侯所訟,出判禹州,不改放誕,奪官歸,乃創「水西 樓」於試泉門外。「水西樓」者,青樓也,在梁溪之曲,清川 明麗,綴以綺窗朱戶,召致吳越名艷,聚處其中,與錢 常山憲、顧舉人可宗輩結「肆情之社」,日夕游娛,若恐 不及。故時人為之語曰:「快活王召與錢憲百歲老人。」 未之見。蓋自藏春院廢殆六十年,而水西樓為之繼 焉。

《武進縣志》:「嘉靖初,天慶觀道士嘗於地中得石函,有 籍一束,多唐宋名人題詠,印色猶新。內有陳嚴、毛中 尉、施宅券,皆晉時歲月。後有一圖,即隋陳司徒像,唐 荊川刻之於石,置忠佑廟。此即宋末徐道明所藏者。 嘉靖三十年,倭犯舜山,里人李鳴岡、李玨、李」等率 丁壯於《申港河》西禦之。時倭阻不得至郡,日聚黨來 戰。而鄭陸橋張玨統眾三百人,不合兵為援,反恃李 不為備。李兵見倭勢日熾,稍卻,而倭遂突過,玨眾首 遇害,由是《郡郭》不免矣。

東城門在唐鐵橋。按《漢書郡國志》,「春申君改封無錫, 置田浚河,為上下屯」,故作此。城門內有旌善、申明二 亭,明洪武十三年建。鄉有奸豪不法小事,許老人於 申明亭治之。嘉靖間尚存遺址。緣老人翟琳治事過 刻,亭尋廢。城門內故有輞川街,今為民居。

施老人者,邑之南鄉人。嘉靖間大旱,太守與城隍神 對,鎖壇前三晝夜。守夢神告曰:「城南有攜傘老人,請 之來,可致雨。」太守遣四人候南門外。日午,果有老人 攜破傘至,四人挾之見太守。守揖之曰:「請汝祈雨。」老 人辭不能。太守曰:「汝第焚香致禱,即不驗,吾不罪也。」 老人叩禱三日,果大雨如注。太守問居家有何陰德, 曰:「知種田耳。」問何故持傘,曰:「一生不敢對三光,唾溺, 持傘以障身也。」後老人死,見夢於里人曰:「吾為此間 土地。」至今所祀土地,稱施老人。

府基後舊有河形,萬曆癸酉間,施觀民為郡守,復浚 之,因避民居,稍迤邐於東南,民間言「大魁當出無錫, 在郡東南也。」甲戌,無錫孫繼皋果為殿元,後錢守成 為郡守,又浚之。次年乙未,孫慎行登一甲第三,甲辰 吳宗達亦登一甲第三。咸以為浚河之應云。

施龍岡為郡守,建龍城書院,費幾萬金,竟以是被重 劾,褫其職,因而波及天下,書院,一概撤毀。雖施之苛 罰斂怨,有以致之,然其造士之功不可沒也。後龍城 故址廢為菜園。後郡守贖其地,建先賢祠,祀延陵季 子而下六十九人。祠前為「傳是堂」,堂前為「懷施軒」,軒 前為「千古一脈坊。」堂之左右翼曰「尊德性」,曰「求放心。」 每月集士校藝其中,一時稱盛事。今祠僅存,簿尉屢 假為廨舍矣。

《無錫縣志》王穉登云:「至無錫,晚泊迎潮館下。此地即 故蓮蓉湖,今為田者十九,然猶巨浸蒼茫,水及惠山 之趾。是夕十三月最明,與前中秋十三夜相若。錫人 士好遊,大類吳門。短橈輕舸,夷猶綠波,載嬋娟而出 者,簫管之聲盈耳。僕顧而嘆,微茂苑者,此地甲天下 矣。」

顧湯卿率里中子弟為團練,授方略,勦滅海盜,時明 萬曆十六年也。歲大祲,島魁為通人胡成、常人邢滿, 其鋒莫當,官兵懦縮不前。湯卿厲眾扼據河北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