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19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唐貞觀中,法師魏隆居其中。

崇福觀 在郡城大市西南。元至元三十一年,福唐商郭顯祖建,置供眾。元泰定二年增建。明正統中燬,復建。弘治三年,重建彌羅閣前樓。奉真道院 在郡城花園巷。宋韓蘄王置院,有鐵爐銘識。嘉定十二年鑄。元至元十九年,道士趙道淵重建,俞希魯為《記》。

真武道院 在市河岸東,宋季道人韓朴庵創。元至元十九年冬大雪,有道人敝衣求宿,因置之廚下。明早莫知所在,但見一盆覆地,啟視之,作一圈,圈中有雙足跡,跡中各一口字,仍草地為詩曰:「會得青蛇元妙,識破師門孔竅。價值萬兩黃金,知音一文不要。」 眾以為呂洞賓也,故俗呼洞賓庵云。

《梓潼庵 》在文昌坊梓潼巷,唐時建。

皇清順治十一年,僧海曙重修。

三茅道院 在金銀門外寶蓋山麓。元延祐四年,女冠戴守元建。明洪武間火,宣德間復創。今為庵,僧寂仁、寂禮主之。

會真堂 ,在馬蹟山西,康熙十一年建。上奉玉皇,棲住《全真》。

元真庵 在七師橋,即舊光孝觀之下院。明正統間,重建「三元閣」 ;弘治間,再建「玉虛殿。」

皇清康熙初,重建大殿,拓而新之。

清真庵 在郡城顧著作巷。元至元中,張道淵捨家建,乃三茅元符宮下院也。

玉皇殿 ,舊名拱真庵,在城西三里濱江,舊為真武廟,鎮於銀山,唐貞觀初創。宋高宗南渡,改名「拱真庵。」 元末張士誠遣戴院判入寇,明太祖討之,至浮子門,盡降其眾,駐師蒜山下,幸庵中。時甘露寺僧師一朝見,獻詩,上悅,後傾圮。萬曆初,全真董長清募造。山門有五岳樓,兩翼有三官殿、北極殿、章臺、正殿,規模廣大,更名曰「玉皇殿。」

報親道院 在斜橋南。元至元十八年建。有會真堂、竹溪小隱堂、奉先祠,增三清殿。明成化丙申,以其地井入縣學,院遂廢。

南雲臺 在城西寶蓋山巔。張真人命道士某來潤建三官殿,謂之「南雲臺。」

丹陽縣

普寧寺 在縣治南一里。晉咸康五年,內史王珣捨宅為之。本名「顯陽」 ,唐改名「朝陽」 ,避中宗諱。宋大中祥符中,賜今額。咸淳甲戌,殿為雷震、火起,鴟吻,兩殿俱燼。元至元二十九年,傅謙始撤鐘樓而新之。大德間,重建大殿。泰定甲子,增刱法堂,丁卯又建方丈。舊有十六院,嘉定中尚餘其半。明洪武三十二年,里人蔡彥祥重修。永樂二十二年,僧慧深繼葺。嘉靖元年,正殿燬,十九年,僧慧滄募建。又僧寶欽、洪瑾募建法堂樓五間,真玉募建「鐘樓。」

延慶寺 在縣南五里譚莊。舊名「接待院。」 唐貞元中,敕賜基地九畝六分,建院後燬。宋嘉泰中,僧皓始創小庵於烈帝廟西。紹定間,僧廣直徙今所,請廢寺額揭之。嘉熙後,僧道坦繼成之。元廢。明宣德八年,僧圓琪鼎刱法堂,募孔思濟、嚴肅、吳源等,重建正殿。

皇清順治辛丑年,法堂燬,僧淨億鼎建後樓。康熙四

年,僧淨億得會,重修正殿。山門兩廊,并塑前後佛像。弘規頓易,遂成名藍,為丹陽諸寺院之甲,皆淨億得會,二僧之力也。

昌國寺 在縣南三十里延陵鎮西。晉太康二年僧明本建。唐大中初重建。宋嘉祐間修葺,奉議郎陳無逸記。明永樂、正統間相繼增建。寺有古銅鐘,唐開元中鑄。

崇教寺 ,在經山下。舊名經山院。晉咸康間,佛佗尊者刱立。唐重修。宋治平間賜今額,王存《記》。明永樂間修葺。寺有雨花臺、金牛洞,晉銀杏樹。大同寺 ,去縣東北二十五里,舊名同林寺,一名大同庵。西晉時建。元延祐間,僧本中峰重建,改今額。後兵燬。明永樂初,僧道正復建。寺有古井三,曰西來泉,左南斗,右北斗、福安橋,爪髮塔,放生池。

祗林寺 在縣西北十五里。請「金壇廢寺」 額揭之。舊名「雲臺寺。」 唐清泰間,僧道初建。明洪武三十年重建。景泰四年普寧寺僧圓悟住持。撤新兩廊。

梁寶寺 在縣南五十里丁橋西。梁大同間建。明正統二年,僧文結、鄉人符文達、荊文重建,增置寺田。

廣教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即沈山院。唐神龍二年,僧國舅寶法師建。南唐吏部郎沈彬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