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義井 」 一在「滄浪」 旁,一在東嶽廟左右。

寶應縣

雲山 在縣治西南一百二十里侯村鄉,接盱眙縣界。高一十八丈,長二里,上有白龍潭,水四時不竭,潭後有白龍廟,廟西有仙人寺,仙人洞長十二丈,廣八丈,有門可容人行,山上雲起即雨澤霶霈,故名。箕山 ,在縣東六十里,今無山,惟有阜百餘,中有三王溝,其丘阜高下亦不一,高者一丈五尺,下者一丈餘。

應宿峰 在縣治後,高二十餘丈,知縣李淶築。「狀元峰 」 在尊經閣後,知縣陳煃、教諭盧洪夏築。

文筆峰 在縣南,知縣陳煃築。

褚廟岡 :在縣治西一百里順義鄉。

雙女岡 :在縣治東六十里三河鄉。

松岡 在北門外,舊有長松數千,今十存二三。清水湖 在城南,東西長十二里,南北闊十八里,西南連汜光湖,東會運河,西通閭丘溪。「汜光湖 在城西南十五里,東西長三十里,南北闊十里,東北連清水湖,南會津湖,西通灑火湖。」

灑火湖 在城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陽湖,南接安宜溪,東北入汜光湖。

津湖 在城南六十里。東通運河,西北會汜光湖,南接高郵界。《魏志》作「精湖」 ,文帝伐吳滯舟處。白馬湖 在城北十五里。東西長十五里,南北闊三里,西連三角村,東南會運河,北接黃浦。廣洋湖 在城東南五十里。東西長十里,南北闊三里,東南通沈垛港,入博支湖。西南接漳河,北連獐獅蕩,東北會三王溝。

射陽湖 在城東六十里。《漢書》:「廣陵王有過其相勝之奏,奪其射陂」 ,即此湖也。縈迴可三百里,南北淺狹,自固、晉至喻口白沙入海。湖之東屬鹽城,西至固、晉屬山陽;東至上射陽,屬寶應。唐大曆三年,與洪澤並置官屯。後以所收歲減,並廢。

博支湖 :在城東南九十里。

運河 ,即古之邗溝也。《宋山陽志》云:南接廣陵,北流入海。《左傳哀公九年》,「吳築邗溝,通江淮。」 杜預註云:「吳於邗江築城穿溝,東北通山陽,西北至末口入淮。」 《吳越春秋》云:「吳將伐齊,自廣陵邗江通淮,運糧之水路也。」 隋大業元年,煬帝幸江都,發淮南諸州丁夫十餘萬,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入江。渠廣四十步,旁築御道,植以楊柳。蓋前此揚州西北自末口達六合入江,東北自射陽湖入海,是時始自揚子達六合,自山陽瀆入淮矣。邗溝一名「邗江。」

《弘濟河 》初稱「越河」 ,始於宋陳損之之疏鑿,繼以明侍郎白昂築高郵越河。寶應知縣聞人詮上其事,屢議屢停。迨萬曆十年,狂飆大作,覆舟無筭,死者甚眾。於是都御史李世達、王廷瞻相繼題請,而圈田、「靠堤」 ,兩論不決。吏科給事中陳大科上疏陳利害,工部尚書楊兆主靠堤之議。帝從之,發南京戶部帑銀十萬兩,撫按贓罰五萬兩。萬曆十二年九月興工,東築新堤一道,西仍舊堤。南北建石閘二,以資出入。明年五月告成,賜名《弘濟河》。

濟河 在城西南八十五里,北入衡陽河。成子河 在城東南十八里。西北接望直港,南入獐獅蕩。

衡陽河 :在城西南六十里。西連衡陽鎮,東入灑火湖。

涇河 在城東四十里,西接界陶溝,東入射陽湖。

《蜆》。河 在城東北六十里,東西皆入射陽湖。潼河 在城東南六十里,西南接子嬰溝,東北入廣洋湖。

鹽河 在湖東

陰騭河 在湖西。明萬曆十九年,知縣耿隨龍開。

黃昏蕩 在城東七里。南通宋涇河,西接七里溪,北通凌溪,東抵三阿鄉。

火盆蕩 在城東三十五里。南通獐獅蕩,北接黃浦溪,東入關車蕩,西連望直港。

獐獅蕩 在城東南四十里,南通廣洋湖,北連火盆蕩,西接成子河,東距雙女岡。

關車蕩 在城東四十里。西通火盆蕩,東北入涇河。

《蜆》。蕩 在城東北四十五里。東北入劉鎮港,西南人界陶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