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五十五卷目錄

 揚州府部彙考三

  揚州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七百五十五卷

揚州府部彙考三

揚州府山川考三    府縣志合載

泰州

泰山 在州治西城內,壘土而成,高五丈,週一百二十餘丈,以「州名」 名之。登山四望,距城百里,皆在目前。京口諸峰亦見。寶慶三年,守陳垓浚山下湖礫,為往來泊舟之次。祠胡瑗於山左,建安定書院。山木青蒼,湖光掩映,為一郡諸山之秀。

天目山 ,在州治東四十里。高二丈三尺,週二百三十步。王仙翁昔嘗隱此山,有二井。仙翁昇舉時,藏靈寶五符、杖履、木鞋、隱形帽於井,封鐍甚密。元豐二年,發運使蔣之奇致禮請禱,開井得鹿角數十丈,又獲金龍七,玉璧三十六。有仙翁手植,披頭,皂角合抱,匠者睨視,則山怒木嘯。按《九域志》載:「昔有王道人尸解於」 此。郡人丘容詩:「三山王鹿女異跡落人間瑤草今何在晴光滿舊山。」

羅浮山 ,在州治西北五里。高一丈,週一里七十八步。在藪澤中,不為洪水所沒,如羅浮然,因名。

茅山 在州治東北六十里。高二丈四尺,週二百五十一步。相傳嘗生香茅,長二丈五尺,因名。阮勝之《記》云:「招遠東南六十里有茅山,俗名避災地。」 按《泰州志》:「茅山有道觀,自宋改為景德禪寺,後香茅不生。」

呂城山 ,在州治東三十里。高一丈,週三百八十步,形如城。相傳有呂姓者居此。

中洲山 在州治東北一百二十里,西溪鎮之北、鹽倉之東。范文正公監稅日,壘土為山,竹木森然。東觀滄海,西望沃壤,為一鎮之形勝也。鳳山 在海安鎮,高三丈,週百步。山前谿路環遶,傍山為橋,昂首巽方,有鳳形焉,故名。山麓為安定祠。上有泰山行宮。按《泰州志》:「鳳山在州東百二十里。」

駱駝嶺 在州治西南登仙橋。平地隆起,如駱駝形。建千戶所於上。

虎墩 在小海場。范文正公築捍海堤起虎墩,即此地。按《州志》:「虎墩在州東北一百五十里。」 揚子江 在州治南四十里,口岸鎮港有渠通南運河,潮汐時至。

小西湖 在州治西泰山下。宋紹興二年,守陳垓重浚,週一百八十七丈。為長堤,即山之西為亭,循亭下堤,堤南蔬圃十五畝。正西入湖,中方嶼為堂,重門兩廡,祠十仙子堂,石鐫仙像。兩廡為房,以棲黃冠。中為過廊,臨流四楹,扁曰「小西湖。」 對崖前望嶽殿、佛宮隱然,丹丘靈境也。今廢,惟湖僅存。

鴨子湖 :在州治南二十里。西通濟川河,東接運河。

於祈湖 一名淤溪河,在州治東北三十里,水下流入雞雀湖。按:阮勝之《記》云:「側有於祈村,故名。」

雞雀湖 :在州治東北四十里。週三十里,水自於祈湖入。昔多雞雀飛集,故有此名。

「包老湖 」 ,在州治東北四十里,週四十里,水清而無滓,雖與他水會而不雜。挈壺氏常以此水供滴漏。

仇湖 在州治東北一百里。週三十里,東入梁垛場。按阮勝之《記》云:「有仇姓者居其側,故名。」 又昔有龍居此湖,游至郭太保潭,州人祠之。中市河 自南水門入,至北水門出,以通運河。明萬曆二十九年,都院李三才重浚。

玉帶河 在城內,沿城一帶,東西市河是也。其東市河,自中市河分析至東水門出,以通外河。後東水門塞,都院李三才創自東門,新開一河,接通南北。其西市河自南水門入,通新河,俱從北水門出。

新河 在州治西光孝寺東。其水南接西市河,北出北水門。宋嘉定十三年,守李駿開置躍鱗河 。水入迎恩橋,通泮池。明正統間,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