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舊《志》:「淮蓋江北大都會也。」 二城雄峙,輔車相依。跨淮南北,沃野千里,淮、泗環帶於西北,湖、海設險於東南,左襟吳、越,右引汝、汴,水陵交通,舟車輻輳。鹽、安瀕大海,即維揚之藩屏也。沭、贛枕沂、莒,則齊、魯之門戶也。海州東望無際,乃秦皇立石處。高麗、百濟、日本諸國,風帆可達。孤嶼絕島,環列後先。東西二城,足備守禦。清口、桃源、宿遷、睢寧皆近下邳,下邳近彭城,晉、唐以來英雄必爭之地,運道必經設文武重臣,開府駐節,規模弘遠,淮真南國之襟喉,天下之控扼哉!

山陽縣 東跨滄海,西枕石鱉,南襟射陽,北倚河瀆。雄峙半壁,扼吭中原,「實東南之鎖鑰,固西北之金湯。」

鹽城縣 東控渤海,西帶諸湖,北距射陽,南蔽通、泰,鹺場相望,土地肥饒,源泉潤沃。島寇避險,居民阜安,固海禺之岡陵,實淮陰之屏障。清河縣 雄據大河之口,曠沿平楚之隈,遠控濠梁,近臨淮浦,扼邳、徐之門戶,屆南北之要津。自晉唐以來,往往駐重兵,立屯田,「乘吳距楚,為控扼之勢。況在近代黃河設險,三面環抱」 ,淮水,千里朝宗,為漕運必經之地,其為形勢又加勝矣。

安東縣 東濱渤海,西帶沭河,三漣繞北,長淮襟前,為淮陰之負扆,齊魯之屏障。「昔稱邊徼雄軍,今屬水陸要地。」

《桃源縣 》坂沓平原,河環三岔,膏壤廣畝,水陸通衢。淮、泗東縈,邳徐西倚,「四無夷險,一望樂郊。設非河伯之侵陵,定比華胥之景狀。」

沭陽縣 東瀕漣、海,西枕徐、邳,南襟淮、泗,北控齊、魯。境土衍平,墳壤膏沃。元季宿兵,四郊營壘;洪永設備,八方軍屯。青州舊疆,沂、郯劇路,信淮揚之保障,古川武之奧區。

海州 「東濱渤澥,西綰徐、郯,北控齊、魯,南通江淮,滄海渺瀰,茫無涯際。高麗、日本諸國,遇東風揚帆可至。高嶼絕島,環列後先,但無關隘可守。明朝東西二城設有兩所,官軍世司守禦。贛榆縣 負山傍海,扼險延岡。東瀕大洋,北綰青郡,西枕沂、郯,南引漣水,固門戶於東省,實鎖鑰於全淮。」

邳州 東聯淮海,西接彭城,南臨黃河,北接琅琊。新城環其東,《大陵》橫於背,引領群峰,交匯澴流,南北之衝襟,江淮之保障。

宿遷縣 北倚馬陵,西瞰泗水,東鄰榆、沭,南引清口。山橫繡障,河透瑤環。蓋淮、楚之上流,邳、沂之左翼也。

睢寧縣 平原周坦,德水元纏,枕鳳凰、仙掌諸峰,挹龍泉、白塘諸浸,拱揖明陵,經略運道。淮東上游,淮西夾輔。

淮安府星野考     府縣志合載

府屬總

《禹貢》:「淮海惟揚州。」

《周禮》:「斗牛女揚州。」

《史記天官書》:「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為鳥衡。」 《晉書天文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揚州。

《地理志》:「吳地斗分,越地女分。」

《唐書天文志》:「南斗在雲漢下流殷。」蔭也。《佛經五蘊》義同。又作「當。」 「淮海間」,為吳分野。

唐僧一行所分星次分野,南斗牽牛星紀之次,丑初,起斗九度,中斗二十度,終女四度。其分野「自廬江、九江負淮水之南,盡臨淮、廣陵,至於東海;又逾南河,得漢丹陽、會稽、豫章,西濱彭蠡,南涉越州,盡蒼梧、南海。古吳、越及東南百粵之國,皆星紀分。」

《舊志》,臨淮入牛四度。邳海入奎一度。屬徐州。大抵《淮表》東抵大海,西接鳳陽,南通高、寶,北距兗、青,跨有徐、揚之域。邳、宿州縣接徐州,分奎二度,去極十四度接御女星,睢、源二縣,近虹界,分心六度。又遠近西垣,列肆星,沭、贛二縣,近莒州,分女三度。東海,海州分女五度。自海州之南,安東清河,分斗初度。去極十六度接女史星。大淮橫縱,占斗五度,去極十八度,接天柱星。山陽接泗州,在斗七度之交,去極二十度,近筐扶星。淮東入海鹽城,乃牛女初度之分,去極又遠,近天桴星。至江淮之南為牛斗天淵,九坎之次,淮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