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0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旱夫三十名續奉

恩詔案、內部議、添加旱夫十名。今實編設旱夫四十

名。該驛裁併「趙村驛」

趙村驛 在新泇河下,萬曆四十四年添設。南通直河口,北接韓莊閘。

一等極衝,原設水夫二百十名。後於「敬陳減差」 等事案內存留水夫一百名,館支銀五十兩。續奉

恩詔案。內部議、添加水夫六十名、支應銀二十兩。今

《實編》設水夫一百六十名,旱夫四十名,支應銀七十兩。

新安驛 在縣北六十里。明洪武年設,今裁。直河驛 ,在縣東南六十里。明洪武二十三年設,今裁。

宿遷縣

鍾吾驛 舊在縣西南。明洪武元年,驛丞葉仲康創建,初名「水驛。」 五年,改今名。永樂十三年,知縣梁孟嶽重修。萬曆四年,知縣喻文偉改建於新城南水次倉西。皇華亭一所,驛丞宅一所。萬曆丙申,知縣何東鳳重修。

一等極衝,原額遞馬一百匹,馬夫七十名,羽書傳牌傳差獸醫四名。後於「敬陳減差等事」 案內,奉裁驛站錢糧十分之四,存留行差遞馬七十匹,馬夫七十名,續奉

《恩詔款》開「前因錢糧匱乏。驛站錢糧裁減十分之四。」

今著准復二分,部議:添設馬十匹,馬夫十名,今實編設遞馬八十匹,馬夫八十名。

一等極衝,原額水夫一百名,旱夫一百名,供應館支銀三百六十兩,續於敬陳「減差等事」 案內,驛站錢糧奉裁十分之四。存留走遞水夫一百名,旱夫五十名,續奉

《恩詔款》開「前因錢糧匱乏。驛站錢糧裁減十分之四。」

今著准復二分。奉部議,添設水夫六十名,旱夫三十名。今實編設水夫一百六十名,旱夫八十名,原額館支銀三百六十五兩。續於「敬陳減差等事」 案內加增銀二百三十五兩。共館支銀六百兩。續奉

「恩詔事」案內酌復銀一百兩。今實編設。支應銀七百

「峒峿腰站 」 「一等極衝。」 康熙三年間,奉

旨「增設插站遞馬六十匹。馬夫三十名。」續於《敬陳》減

差案內增設馬夫三十名,共馬夫六十名,遞馬六十匹。今奉

恩詔案內、仍照原編未議增減。今編設遞馬六十匹

馬夫六十名

睢寧縣:無驛。

《原編》《協邳》銀五十四兩八錢三分三毫九絲三忽四微。後於「敬陳減差等事」 案內裁解充餉。

淮安府兵制考        府志

本府

漕標左營 ,順治二年間,設立中營官一員,參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四員。馬步戰守兵一千名,內馬戰兵三百名,步戰兵二百名,步守兵五百名。各官騎坐馬二十四匹,兵戰馬三百匹,駐劄淮安府舊城,專供防漕守汛,催趲空重糧艘,接送過往差遣,南北奔馳,刻無寧息。嗣後裁增不一,實存中軍副將一員、中軍守備一員、千總二員、把總五員;馬戰兵三百四十五名、步戰兵四十五名、守兵六百二十八名,兵戰馬三百四十五匹;各官騎坐馬三十匹,共官九員,共兵一千一十八名,共馬三百七十五匹。每月額支俸餉乾銀一千八百四十五兩一錢六分四釐一毫六絲六忽六微;一歲共支俸餉乾銀二萬二千一百四十一兩九錢七分;每月額支米三百五石四斗。一歲共支米三千六百六十四石八斗。內支本色米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折色米一千八百三十二石四斗。每米三斗折銀四錢,共米折銀二千四百四十三兩二錢。

汛地 防守淮安府舊城、城頭、門禁、關廂、倉庫、禁獄。又在於運道沿河設立兵堡,催趲空重糧艘,及遊巡防範、地方護送南北往來一切叛逃盜犯顏料、龍衣銀兩各項差遣。并輪防山、清二縣黃、淮兩河、洪澤湖面,以及莊村、鎮集,水陸汛守,處處緊要,在在需防。又北沙大套雲梯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