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農寓于上方寺,宋慶元五年,郭杲建亭于寺之前,移「亭」 扁揭焉。
高麗亭 在南門外。宋元豐七年,詔京東、淮南築高麗館,以待朝貢之使。建炎間,亭廢。紹興三十一年,向子固重建,扁其門曰「南浦」 ,亭曰「瞻雲」 ,為迎餞之所。
「江山風月亭 」 在江都縣瓜洲鎮。熊氏建鎮,南王嘗避暑于此。
賦詩臺 ,即城子山,距儀真縣北六里,一名「東巡臺」 ,魏文帝嘗立馬賦詩於此。
儀真縣
左安城 在縣西二十里。宋治平中,建左安王廟於側。王子建《記略》云:「其地饒山,有池相屬,旁一崇丘曰左安城。」 意全楚時戰守之地,惜史氏不書。廟之神甚靈,水旱禱必應云。
揚子江樓 唐置轉運使時建。宋慶元間,郡守吳洪因樓圮,再建于鑒遠亭北,更名頫江樓。開禧丙寅,火于兵。嘉定中,郡守豐有俊再建,題曰「江淮偉觀。」 唐孫逖詩:「揚子何年邑,雄開作楚關。江連二妃渚,雲近八公山。驛道青楓外,人煙綠嶼間。晚來潮正滿,數處落帆還。」
煙雨奇觀樓 ,知州吳機詩《序》謂:「江山一景,實儀勝概」 ,因作此樓,蓋取葉石林「半空煙雨」 之句。黃巢寨 在縣西門十里胥浦南。巢亂江淮時,築壘屯軍于此,狀方若城,俗呼霸王城。今耕者往往得箭鏃鐵盤,如牢盆狀,蓋巢軍中器也。中和樓 在朝宗門上,宋嘉定中知州吳機建。其下列屋五十楹,南望大江,北瞰運河,榜其南曰「漲淥」 ,北曰「枕河」 ,作水閣曰「吸川。」 又有橫江樓在城外,拂雲樓在潮閘西,西樓在城寧江橋,南樓在城外清化坊。今俱廢。
白沙亭 舊在白沙洲上。唐韋應物有《白沙亭逢吳叟歌》。宋嘉定間,方信儒移於注目亭故址。青鸞亭 在西山。宋祥符間,詔即其地鑄聖像,有青鸞白鶴飛繞罏冶上,因立青鸞、白鶴二亭。涵虛亭 宋歐陽修過真州,曾泊此亭。
胥浦 在縣西十里甘露鄉。其源自銅山西南流入於江。舊《志》相傳為伍貟解劍渡江故處,舊有子胥之祠。
壯觀亭 在城外二里北山之巔。宋政和中,郡守詹度建,米芾書扁,有「賦」 及詩,劉燾撰「記。」 亭與石刻俱廢于兵火。
扃岫亭 在壯觀亭東,發運使張汝賢立。鑑遠亭 舊在縣境潮閘西,宋米芾書扁。後因江流囓岸,故址頹圮。乾道初,張郯復建于水巷南。淳熙末,趙師龍又建於城西南,題曰「注目亭。」 蓋取杜少陵「注目寒江」 之句,有《記》。慶元中,吳洪再建于頫江樓前,仍曰「鑑遠。」 今俱不存。
天門圖畫亭 舊在儀真郡圃西城之上。宋郡守姚恪建,右司王正己有詩。後因甃城亭廢,以其名揭於頫江樓,更題曰「江淮偉觀。」 後嘉定間,運判吳機別建樓于朝宗門外江濱,仍因前名。又於樓後創水竹喜涼、漣漪聞凱、轉幽五亭。鏡薌亭 在縣境。
四井堂 韓琦於州治後建堂,曰「四井」 ,壯麗極一時。後慶元中,趙鞏于杏花村重建堂,取韓公舊名題扁。後以兵廢,柳徑、菊坡靜境皆無復存。讀書堂 在橫山西。梁天監中建。昭明太子嘗讀書於此,即禪証寺也。僧神堅改為太子院。瑞芝堂 宋知真州潘友文建,時有以芝獻者,因名。縣尉劉用行撰《頌》。
東園 在儀真東。宋皇祐四年,發運使施昌言、許元、判官馬遵繼,因得州監軍廢營地百餘畝為園。既成,圖園之略,請歐陽修為記,蔡襄書。襄珍其書,不立名姓,嘗語人曰:「吾用顏筆作褚體,故其字遒媚異常。」 後人因名《園記》,為三絕。靖康間,園以兵廢。嘉定初,運判林拱宸、郡守潘友文再刻《園記》,復建澄虛閣、清讌堂、共樂堂。後有北窗林,復刻蘇東坡《煎麥門冬》詩於中,而拂雲亭在翼城之巔,尋廢。寶慶初,權漕上官渙酉于翼城上增土為臺而鼎新之,制置使趙善湘題扁。今廢。
新園 在縣境,宋職方朱表臣別業。梅聖俞有傳。
梅園 在縣西十五里,內有「古意亭。」 宋嘉定間,守吳機建。
休園 在縣東十里江麓,大參蔣山卿隱處也。中為玉山草堂,左跨池為飛麗閣,閣東為紫薇亭,後為竹里館、梅花塢。折而前,左為回川亭,右為文杏亭,後為平臺,右為自怡齋。有《休園詩集》。《泰興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