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五十七卷目錄
揚州府部彙考五
揚州府關梁考二
揚州府封建考
揚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七百五十七卷
揚州府部彙考五
揚州府關梁考二 府志
興化縣
鹽務橋 在字橋里,一名「高橋」 ,即東嶽廟橋。中和橋 在字橋里,一名「登瀛橋」 ,即八字橋。東來之水,自此折而北,中和、「永福」 兩橋跨之,參差如八字然。
永福橋 在太平里,一名「長安橋。」
太平橋 在儲秀里,一名「滄浪」 ,即縣橋。
崇儒橋 在文林里,一名「崇福」 ,今稱文林。淌水橋 在文林里西大街。古名「惠政」 ,知縣傅珮塞之,今廢。
崇武橋 在西營一鋪,一名「馬橋水」 自惠政折而北,經此,出西關,今亦堙。
少府橋 在迎恩里。一名「迎恩」 ,即城隍廟橋。羅漢橋 在昇仙里寶嚴寺前。西接內隍水,南分一支入昇仙蕩。
毓英橋 在毓英里。一名「毓秀」 ,即南門高橋。廣福橋 在通利里。即東寺橋。水自中和橋北來經其下。
讀書橋 在通利里,即北門高橋。知縣詹士龍讀書於此。
富安橋 在通濟里北門大街。
玉帶橋 在中、營二鋪,與富安東西相望。知縣傅珮鑿玉帶河建此。
寧武橋 在西營二鋪。一名《英武》。
毓水橋 在西營二鋪
南津橋 即「南閘橋。」
濟民橋 即北閘橋
左家橋 在陽山里
通文橋 在《百花洲》上。
濟川橋 跨海陵溪,久廢。
土橋 在縣北十八里。楊侍郎果有記。
鳳凰橋 在縣北四十里長鄉,仲舍人居此。豐樂橋 在縣西河口鎮,與高郵州分界處。萬善橋 在勝湖里龍珠禪院前。森鑑禪師建。邑人袁繼鳳詩:「策杖迢遙謁上方,石頭路滑不須防。衰年司馬經秋病,落日垂虹飲澗長。分隔迷津思寶筏,到來彼岸即慈航。入門卻笑青青柳,漏洩東風一兩行。」 李國宋詩:「牛車真乘往來稀,法演無生有是非。愁絕津梁疲此老,不知岐路幾人歸。」
龍舌津 在城東
南津 在城南
寶應縣
嘉定橋 舊名孝仙橋,在縣東,跨市河,唐尉遲恭建。宋嘉定間改今名。明崇禎四年,堤決衝頹,十一年,知縣劉達重修。俗呼「縣橋。」
廣惠橋 在儒學東,跨市河,唐尉遲恭建。明崇禎四年,堤決衝頹。十一年,知縣劉達重修。俗呼「新橋。」
忠佑橋 在縣東南城隍廟前。明嘉靖四年重建,知縣聞人詮撰《碑記》。
通濟橋 又名「小橋。」
玉帶橋 在縣西,順治二年建。
倉橋 :在西門內,順治二年建。
瑞芝橋 在東門內。宋元豐三年建,產芝五莖,因名。明隆慶三年,邑人張元敬重建。
愛蓮橋 在儒學西
嶽神橋 在東嶽廟南
張仙廟橋 在張仙廟左。
便民橋 在東門外,俗呼「民便橋。」 元末廢,明啟禎間重建。
通海橋 舊名「遺愛橋」 ,在北門外邑厲壇西。明萬曆四十三年重建。
鐵橋 在北門外,邑厲壇東。
五里橋 在縣五里氾光湖口。
「《老和尚》橋 」 :在七里溝。
潘家大橋 在瓦溝溪
扛橋 在界首北
《智者》橋 在氾水。農夫朱國卿者,年七十,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