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本色蓆六千六十四領六釐四毫九絲七忽五微二沙二埃九渺一漠四逡三巡。

裁扣書辦工食銀七百四十七兩六錢四分九釐一毫五忽七微五纖一沙九塵九埃四漠。人役工食銀二百四十九兩一錢四分二釐。

徐州風俗考         州志

本州

《隋書》:「人頗鷙悍,輕剽。其士子挾任節氣,好尚賓遊,蓋楚風焉。」

《杜氏通典》:「徐方鄒魯舊國,漢興猶有儒風。」 蘇軾云:「民淳詞簡。」

陳師道《學記》:「按《通志》:霸者之餘,以武為俗。」 《宋史地理志》:「俗多楚音,樸直舒徐。」

元《大成殿記》:「碭邑之學,絃歌方盛。」

《蕭縣志》:蕭地背汴面淮,介乎徐宋鄒魯之交。人多剛勁,務稼穡,尚禮義。其俗信鬼及巫覡,崇奉神祠尤甚,一切婚嫁死喪,競為侈靡,此則霸國之餘習也。三十年前,猶見後生小子,途遇長老,逡巡揖讓無惰容,坐席莊嚴,尊卑有序,近則稍稍陵彝矣。猶幸二三秉禮者,斤斤自好,不越矩度,波流中一砥,庶幾足挽頹風。

士任節氣,尚交遊,先輩勤學刻苦,不務華麗。今則風氣漸開,人知通經博古矣。然往往游學三吳,結知名士,文成一家。言恨未逢年鵲起,而詩古文詞之屬,亦稍闢蠶叢,建鼓登壇,正須磨礪。蕭濱黃河,地多沙瘠,農不專勤苦,至蝗蝝水澇相尋,富者無積貯,貧者不謀朝夕,率仰天而嘆。加以役繁賦重,差徭悉累中人,三農倍苦也。遭流寇後,逃徙四方,俯仰無資。近賴賢令百計招徠,漸修農事,間有托足公門、委身行伍,以冀苟免溝壑。而榛莽久塞,一時未能遽墾,依「破壁驚風鶴」 ,四野維艱云。

耕耘之外,無他淫巧。間有雜藝,不過拙工。且素昧蠶桑,懶織紝,男惟株守,習以成風。凡百工技藝之徒,悉非土著。

民無餘貲,不慣生涯。間有借本為營,憒於緡筭,然尤粗莽好嗜,不較錙銖。一切布帛鹽鐵等利,悉歸外商,近以飄泊從事舟車,然末不忘本,風氣使然。

婚禮,古有納采、問名、「奠雁」 等儀,士紳家倣行之。至於聘儀豐嗇、粧奩薄厚,亦多量力。鄉城嫁娶必親迎。嫁女之後,父母暨親屬三日內各具飯以餉之。三日,蚤迎女,午陳妝奩之屬,花幣鼓樂送婿歸。

喪三日出訃布,近用木屏,俗有以紙錢挂門者。遇七延僧道修經以薦,亡者親知弔賻,讌亦用鼓樂演劇。棺槨桱多杉少。殯之日,丹旌綵罩,粉翣冥器,無不窮工極巧,照人眉宇,導以緇眾及優人扮演,觀者填路。既葬,抔土封墓三日,詣墓前伏聽,謂之「復三。」 數年來,邑亂民貧,喪有不能舉者,即舉亦不能盡禮矣。

《碭山縣志》:「地僻民豪,躬稼食力,好勇而尚義,不強而易使,庶幾古椎樸之風。」

豐縣舊《志》:「豐熟可抵三州,民事農桑,樂輸賦役,而其俗亦淳。」

《舊志》「沛地鄰鄒魯,務稼穡,尚禮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