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1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色,久之并翔去。

七年甲戌正月,地震,屋宇傾動。秋七月,天裂,映地皆 赤。八月二十三日,桐城土賊黃文鼎、汪國華等竊發, 城遂潰。時流寇逼楚、豫間,文鼎等謀亂以應之。謀泄 恐敗,乘夜斬關入,火其樓櫓,比屋延燒,數百間立盡。 次日,文鼎等結寨於胡家莊。閏八月初三日,兵備道 王公弼率參將潘可大討之,次於練潭鎮,賊徙寨於 雲集寺,桐人誘文鼎等殺之於市。公弼如桐靖亂。冬 十月,雨黑黍。太湖民沈萬勛種之,越歲,樹高二尺,葉 圓細如枸杞,久亦未見。其花實至冬不枯。桐城北峽 關鬼祟大作,來如風雨驟至,詳視則小鬼千百為群, 數日乃止。

八年乙亥春正月,「流賊」圍桐,不克。二月,破潛、太、宿,轉 掠懷境。五月,守備潘可大領兵守桐城。巡撫張國維 帥大兵至安慶,遣遊擊張其威等援宿。賊示羸,誘入 伏中,我師敗績,其威及項鼎鏞、包文達、朱士蔭俱死。 太湖縣知縣金應元被執,不屈,賊殺之。秋九月,賊復 寇太湖,知縣楊卓然率兵民襲之,賊遁。

九年丙子春正月,監軍道史可法、總兵許自強屯軍 呂亭驛。冬十月,流賊掠,潛撥嵩坂。十二月二十八日, 賊襲宿松,焚掠甚慘。屯二日,走太湖,轉入懷望境。安 池道史可法督兵追戰於天津潭。是年十月,雨《穀紺》, 《外黃內雨》多處,焚殺尤慘。

十年丁丑,潛山宿松產白土,民取以合粉米食之。秋 七月,桐城三里岡有白氣從空而下。九月二十七日, 有白鳥數千集於城外山,望之如雪山。冬十一月,雨 水冰。望江大雨雷電,有鄉民汪宗春鎗自跳躍,汪未 幾為賊所殺。

十一年戊寅,饑。桐城、望江產白土,民取食之,後多病 死。秋八月,地震有聲,怪風拔木轉石。五月,桐城天泉 出。時天旱,賊圍城中,苦無水,有童子於城內郭家園 掘窟,水湧,名曰「天泉。」是歲,桐城郎氏婦產二物,一類 西域人形,一類象。

十二年己卯,桐城汪氏婦產一猿,雙胞。宿松大風害 稼。秋九月,免田租有差。

十三年庚辰,太湖司空山石隕。夏,大水。潛山有野鳧 百萬為群,飛蔽天,日競集水田,食禾苗。宿松風霾,相 連二旬。夏,大水,田鼠害稼。望江雨土,野多𤜶。 十四年辛巳,大旱螽疫,人相食,死者枕藉。二月,免十 二年以前稅糧。太湖有白煙起塔頂,三越月始散。《占》 曰:「其城必屠。」七月,太湖火藥局災。

十五年壬午,大饑疫。詔「明年以麥代漕,後令折尋蠲。」 潛山起蟄蛟百千,漂沒田舍無筭。望江茗山再起蛟 數千,雷雨異常。

《桐城縣志》:「方敬字惟恭,重義而輕財,人皆以義重之, 或激之義則易動,或浮借義徼其貲,即揮貲若棄。常 乘醉與人貲,醒不復問,族黨推為宗督,人服其正直 無私。一日所居白。」室有祟,或竊或擲,或嘯或觸,怪 異百端,巫治之益甚。敬曰:「邪不勝正,我躬則闕。」乃沐 浴齋戒,為文而禱天地家廟,責己遣祟,是夜遂滅。 何唐字宗堯,微時之皖,道暮假宿,一尪叟延之上坐, 供具加禮焉。宗堯異而問其故,叟曰:「家人咸疫,聞鬼 語當避,司馬先生至而病少甦,先生異日司馬哉?」宗 堯曰:「果爾,吾且為三日留以痊。」而家留三日悉痊。乃 去。

解理,河南人,令桐城廳事。後有妖夜出,恠變不一,前 令嘗治之,卒莫能去。理至,禱于城隍。越三日夜,妖復 至,以石遙擊之,火光應石而起。久之不動,若有執而 縛之者,乃共擊斃之,則一黃犬也。垂耳狐尾,剖其腹, 青草黃土,皆非犬所宜食。命積薪焚之,自是妖息。 魏二,潛山汪世偉老僕也。明末寇亂,偉父母死於賊, 時偉方襁褓,僕有幼子,懼難兩全,即棄己子,懷主脫 難。連值凶荒,乳哺婚教備至。偉長事之甚謹,不尸其 功。

《潛山縣志》:「處士王允元有義僕唐二者,性蠢朴,饒膂 力。明崇禎間,獻賊掠潛,允元為賊所執,將殺之。唐二 倉皇趨救,與賊持,允元因脫走。會他賊復至,唐二力 竭被縛,詈不絕口,寸磔而死。後允元年至七十,壽終 於家。」

《府志》:流寇破皖城時,有一婦人為亂兵所掠,手攜小 兒方數歲。賊驅迫上船,兒墮水中。婦大慟曰:「是兒吾 幼主也。一家數十口盡被賊戮,止剩此兒。我之所以 靦顏忍死者,正欲存幼主以延宗祀。今死矣,我何用 生為?」遂罵賊赴水死。時懷寧韓簡亦被掠在舟,目擊 其事,惜姓氏不傳。

《桐城縣志》:樅陽有夫妻避流寇於磨旗嶺,妻抱幼子 伏草叢中,夫登高瞭望,忽倦寢,夢妻蓬首血面來告 曰:「我昔從黃巢殺一人,其人今來殺我,我死亦無恨, 汝善撫幼子。」夫驚醒,尋見妻屍橫地,子尚無恙。 竇成者,參將廖應登之卒。登為賊獲,賊因挾登招降 桐兵。登令成往,成至城下,乃大呼曰:「我竇成也,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