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1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方投藥治病以冷熱相救,瘥與不瘥,不可必也。」元康 六年,舉賢良。元帝渡江,以為廣武將軍,永嘉末卒。 宋宣和年間,太湖縣有黃石二人,客於東平,以疑訟 致獄,禱於神得釋,匿像以歸。祠主追及之,啟篋變為 箑。至邑西十里棠梨樹下,忽雷雨大作,二人因避寢。 夢神告曰:「此可以居我矣。」遂止,立其祠,然終莫知為 何神。一日降筆作歌,有曰:「我乃唐之張巡,與許遠兮 同時,在東嶽兮押案,都統使兮陰司。」始知為睢陽也。 祈雨山,吳公龍神,宋初人,住「天堂山應家沖,母應氏 生公時多瑞徵,其貌不揚,惟兄嫂珍之。牧於山,遇異 人授以道,遂能致雷電風雨。沒後,土人建祠祀之。明 高帝因旱禱輒應。」公蓋得道為雨部龍神云。

潛山何公冕,少好雲遊,遇異人授《符籙》二卷,曰:「熟此 可呼風雨,役鬼神。」習之得其妙。初置田于亂墩山,磽 确無水路,冕每于暑旱時,取手巾瀝水,畦町盈溢,人 咸異之。會歲旱,郡守票拘禱雨,對差使笑曰:「吾非票 可拘者,但汝往來烈日良苦,吾于汝手書符,當有片 雲覆頭,涼風襲裾,可固握之,疾馳至府,萬勿開掌。」使 至,郡守怒曰:「術士胡為不來?」使告以故,郡守令其開 手,則疾風迅雷,閃電交作,莫不驚懼失色。郡守易端 柬轎馬出郭,迎之登壇。越二日,告郡守曰:「上帝封雨 部,吾當取揚子江水暫解酷熱雨澤,可及五十里耳。」 不踰時,果大雨如注,雜魚蝦齊下焉。嘗行路迷津,問 芸者,皆不答。冕取柳葉布田,盡化為魚,芸者競取之, 田苗踐踏無存。及登岸視之,皆柳葉也。又塘魚嘗被 盜,以草索橫中,而魚以次躍可數。一日暮歸,兩子迎 謂曰:「吾父嘗言能驅鬼物,試恐之。」冕至,其子撒砂石 叱之,不退,乃以茅二莖顛倒結之。及歸,其妻問曰:「兩 子何在?」冕頓足曰:「先為鬼者得無是乎?」疾視之,兩子 互相跌撲,人事不醒。冕以水噀之,不知向所為也。然 以負傷一歲之內,相繼而死,以此為恨。取書焚之,遂 失其傳焉。

《桐城縣志》:喬仲倫,桐城人。好施棺,五十九而無子。族 弟仲伍嘗為鬼役,元旦指曰:「吾兄今歲有子,子必高 氏嫂出。倫問謂何,曰:『除夕復命於東嶽之神,見一童 子廟門蹴踘,問之,童子曰:『已得命,當為人,不知所向。 伍曰:『吾有兄行善,若能子之乎』?童子曰:『可請於嶽神。 嶽神令曹檢錄報喬仲倫為善,當與一嫡子,故知今 歲必子』』』。」時高氏年四十九,不妊十年,孟浪其言,顧笑 之。踰月果娠,十月而生子源。及長,好蹴踘。

王文正,桐城人。七歲得道書,依科演試。忽天將見前, 問召何事,文正倉皇指庭樹曰:「為我移植門外。」頃刻 樹移。自是能役鬼神,呼風雨,有奇驗。後禱雨皖城,有 道人亦禱雨池口,池口雲起,文正招雲過皖。道人曰: 皖有異人,掉蓆渡江訪之,文正浮磨江中,立磨上接 見,諮論竟日。臨別,道人以三指拊文正背,有頃背痛, 則有三銅釘入骨。文正用甕自覆,圍火以煉,戒家人 曰:「七日勿啟可活。」至五日,家人啟視,釘已出三寸許。 文正歎曰:「命數乃爾!」

汪貞元,別號受沂,萬曆初年人。世居呂亭。學道術,能 斬妖除怪,降神禱雨,每有奇驗。一日舒城郭氏子,因 先年偶見鄰人以事來桐,橐中有物,疑為金,伺於桐 界,棒擊死之。及檢橐,僅一適口物耳,悔無及。越八年, 忽於洗面盆中,見頭上豎一小紅旗,臨水照鏡皆然。 驚悟前非,知貞元能驅雷電,急奔求救。貞元乃高設 法壇,申文奏請,遠近聚觀。時烈日當午,忽雲起,須臾 照壇,狂風迅電,觀者股栗。貞元命郭氏子披髮跣足, 束裾俯伏。忽霹靂二聲,隱見雷神,繞壇而去。尋復烈 日如初,取水照之,旗影頓去。

《府志》:「懷寧任永寬,居午公壩,距城二十里。一日薄暮, 乘馬詣郡,路遇一書生求附行,寬疑之,因許其上馬, 堅挾以馳,書生告舍去,弗許。至城下,則塊然成一物, 細察乃古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