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泥蕩古白雲庵。康熙戊申,釋智諳重建。

嚴恭庵 在縣北四十里山巔。唐五祖大滿禪師建。明洪武五年,僧道聚重建。前有接引佛。其後巔為大士殿,其旁為石殿,極工巧。

殊勝禪林 ,在福昌寺之東。舊為觀音堂,歲久傾圮。順治十二年,邑令孫繼文率鄉耆李應昇等,重建大士殿及後殿。廊廡、禪室、僧廚,次第完葺。

般若庵 在城內桂佳墩。明崇禎間,邑人金星瑞捨別業為庵,供白衣大士,求嗣多應。

皇清順治九年,邑令孫繼文設壇於西南隅迓神、祈

雨,甚靈應。捐俸命僧啟榮構前殿,祀龍王像。橫山庵 在縣東十二里,祀龍神。舊建

鑿山庵 在縣東十五里。舊建以祀峰頂龍王像。

古老庵 在縣東十五里。順治丙申重建。靈泉觀 在學宮西。梁天監二年匡阜真人建。明嘉靖間邑紳楊春芳改建於學東。

靈祐觀 在縣東三十里荊橋,梁匡阜真人建。元真觀 ,在縣東九十里九程坂,梁匡阜真人建。

玉樞觀 在縣西六十里陳漢山,明永樂六年萬法師建。

東平觀 在縣南百有十里。祀張公巡。明邑紳方際明、施地重建。

神真觀 在縣北三十里,明景泰初建。

紫雲觀 在縣北三十里,明洪武間建。

望江縣

青林寺 「在縣治北。宋泰定三年,僧了智創。明洪武二年,僧性空造佛殿;宣德二年,僧會行容建鐘樓、方丈、山門。萬曆間,僧會心鍊建。」

土岡寺 在縣北三十里。宋咸淳二年,僧董都綱創。明洪武四年,僧本常重建。

武洲寺 在縣北三十五里。宋僧得修創,後毀基存。明洪武間重建。

龍山寺 距縣七十里,漳河西岸。僧覺通創。明洪武年間重建。

妙光寺 在縣北八十里。梁承聖元年,僧智如創,後兵廢。明洪武七年,僧得修重建。

張山寺 距縣六十里。宋咸淳三年,僧真一創。明洪武三年,僧永信重建。

十里寺 在縣西北十里。宋咸淳元年,僧淨觀創。明洪武二年,僧元迅重建。

永思寺 在縣西北四十里。宋咸淳二年,僧密星創。明洪武元年,僧可一修。

法華寺 在縣北七十里。宋咸熙元年,僧法華《道者》創。明洪武六年,僧義逕重建。

南臺寺 在縣西五十里。宋咸淳二年,僧孤嵩創。有放生池、錫類亭。

泉塘寺 距縣五十里。宋咸淳二年,僧智麒創。明洪武元年,僧良睿修。

褒隱寺 在縣西七十里,為唐褒漢隱士梅福而作。寶慶二年,僧福海創。明洪武元年僧紹壽重建。

菩提寺 在縣東三十里,宋建。明洪武四年,僧元賓重建。

太慈寺 在縣東北十有五里。唐天祐二年,僧至祥創。明洪武三年,僧宗溟重建。

朝陽庵 有二,一在茗山之陽,知縣文階建;一在司馬澗,康熙癸亥年,僧鶴宗重修。

觀音庵 :在急水鎮。邑人李之詢重建。

「水雲庵 」 在武昌渡。

青獅庵 在碎石嶺

白陽庵 在橫山

羅家庵 在橫山

蔣庵 在白澗

「沈家庵 」 「在沈沖橋。」

涼泉庵 在涼亭

《白華庵 》,在孝感坂,即柯氏祠宇。《石輝庵 》,在石輝山,即方氏祠宇。

淨業庵 在西城外

永鎮庵 在香草鎮

大智庵 在白澗沖

《余家庵 》在桃花嶺。

迴龍庵 明萬曆間,令唐守禮因堪輿家言邑勢東行,嫌其直,遂於三里崇阜作宮,名曰「迴龍」 ,取其迴顧邑治也。

白楊庵 在松山

特雨庵

寶林庵 :在武昌渡南岸。康熙十八年,知縣陳柿祚建,為渡者息肩之地,民甚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