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2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虎 獸之君也。聲吼如雷,風從而生。夏秋始嘯,仲冬始交。七月生子,不再孕。骨可入藥。

豺 形如狗,身黃頰白,瘦而多力,仲秋祭獸。鹿 孕六月而生子,牡者有角多壽。麋似鹿而色青肉蹄,牝者亦有角。鹿喜山而屬陽,故夏至角解。麋喜澤而屬陰,故冬至角解。未出曰茸,可入藥。

麂 ,獐類,味甘旨,故古「𪊨」 字從「旨」 ,性善跳越。牡者有短角,皮極細,靴襪珍之。

獐 似鹿而小,無角,雄者有牙出口外,土人謂之牙獐。春夏居山,秋冬居澤,性善驚,故從「獐。」 獐,慞惶也。

貛 音歡,狼屬,一曰野豕,似豕而肥麝 ,俗曰香獐,一名麝父。臍有香,極自愛惜。春來剔出,藏覆一處,為人逐迫,則投高岩,爪去其香,而後就縶,故最難得。李商隱詩「投岩麝自香」 ,蓋實錄也。

熊 形類大豕,而性輕捷,冬蟄春出掌,謂之《熊蹯》。

獺 :形如小狗,水居食魚。正月祭魚,獺不祭魚,國多賊盜。《通雅》云:「白獺髓為膏,敷創瘢,最效。」 狸 似狐者名貓狸,不可食。有玉面者食百果,冬月極肥,與生竹下者最佳。又一種尾有黑白錢文相間者,為九節狸,皮可為裘領。《爾雅》云:「其足蟠,其跡𠫗。」 蟠音盤,曲屈也。𠫗音辱,獸足指頭著地處。

兔 尾短耳大,唇缺無脾,尻有七孔,䑛雄毫而孕,五月生子,從口出。世謂「兔無雄」 ,非也。

蝟 ,獸類,身有毛刺,如栗房,能跳入虎耳中,見鵲便自仰腹受啄,物之相制如此。

《鯪 鯪》魚,獸類,一謂之蛟,即穿山甲也。似鱉而長,身似鯉而四足,黑色,腹背有刺,如三角稜。性好食蟻。

猿 似猴而大,臂長通肩,故《史》稱「猿臂將軍」 是也。

猴 狀似人類,頰陷無脾,以行消食。《志》曰:「猿之性靜,猴之性躁。」

松鼠 似鼠而尾粗,一名《鼯鼪》。

魚屬

鱣 似龍,長丈餘,黃色銳頭,口在頷下,背上、腹下皆有甲,大者千餘斤。江東呼為「鰉魚」 ,亦曰「王魚。」 生華山穴中,三月溯河而上,能度龍門之限,則成龍矣。性喜遊江底,秋水初落,漁人以鉤取之,遇一鉤則群鉤悉中,可為鮓。骨鬆脆,皮亦肥美,俗名「鰉魚。」

鮪 似鱣而小,色青黑,頭小而銳,一名鮥,一名王鮪。季春,薦鮪於寢廟。《詩》之「《潛》,其樂歌也。」 鱮 ,音序。「似魴,身厚而頭大,或謂之鰱。性喜旅行,故字從。」 與吳越間呼為鱅,相似而少別。鯿 即魴也。頭項縮彎,脊闊,腹匾,身細鱗,腹內有肪,味甚腴美。

鱅 魚之下品,故謂之鱅。似鰱而黑,其頭最大。鯉 脅鱗一道,從頭至尾,無大小,皆三十六鱗,具老陰六六之數。每鱗有黑點十字之文理,故曰:「鯉雖困死,鱗不反白。能神變,躍龍門。不能過者,點額而回。」

鯶 體圓而長,有青、白二種,以青者為佳。鮊 一名喬魚,喬者,頭尾俱向上也。形窄腹扁,鱗細色白,故曰鮊魚。味甘肥可餐,亦魚之佳者。 狀如鮊而小,闊不踰寸,長不盈尺,鯽 以相即也,故謂之「鯽」;以相附也,故亦謂之「附。」形似小鯉,腹大而脊彎。極大者長不盈尺,味甘美而香,腹所具尤勝。

鰣 ,初夏時出,漁人聽布穀鳴以為候。似魴而肥,形秀而扁,色白如銀,最惜鱗甲,纔一掛網,即隨水而上。《本草》以為魚中君子,何景明稱其「銀鱗細骨」 ,彭淵材恨其美而多刺,蘇子瞻亦恨鰣魚多骨。

鱭 ,細麟,白色,薄如木片,長如刺刀,故名「鱭刀。」 三月始出,故又名「楊花鱭。」

鰜 即《比目》也。魚各一目,相并而行。

鱖 「扁形闊腹,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夏月居石穴,冬月偎泥罧,魚之沈下者也。」

鯰 大首鱧尾,有齒有鬚。生流水者色青白,生止水者色青黃。《詩》謂之「鰋」 ,江東謂之鮧鰔 。健而難取,吞啗同類,力敢而啗物者也。性善獨行,故人謂之鰥魚。衛人釣於河,得鰥大盈車是也。

鱒 似鯶而鱗細,眼赤,鱧 ,首有七星,夜朝北斗,有自然之禮,故謂之鱧。其色黑,俗謂之「烏魚。」 一曰「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