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3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美焉

安山   、後潭山 ,以上四山俱桃園山東二十里,並沿河而列,與水東諸山相望焉。稽亭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圖經》云:「宣城東南稽亭山,古仙人嘗居此。行客悅其幽曠,至此必稽駐,故名。」

仙人巖  、三天洞 皆在稽亭山中。洞中有三竅,通明見天。中有扶風禪師智琰石龕,流水從洞中出,灌田十餘頃,寬平高敞,容百餘人。旁有風穴,又有暗洞,皆深窅奇絕,莫可名狀。「水東山 」 ,在稽亭山東南,距城七十里大河之東,有市有渡,地鄰中洲。

午山   、蔡后山  、雙峰山 二峰對峙,俗稱「丫山」 ,疑即「鴉山。」 上有蛟龍潭,與寧國連境。以上三山皆在水東山南。

寨山 ,在稽亭山北,一作「豸山。」

「洞山 」 ,在寨山北,有洞可容數百人。

長旛嶺  、袍笏嶺 二嶺在洞山東。

落星山 :在袍笏嶺東田中突起一峰,相傳星隕于此。

馬凹山 在落星山東北。山形凹曲,故名。下為阮家沖。

折山 在馬凹山西北。山勢如折,故名。

十字路山 :在折山東,距城七十里。

南山 在十字路山東

四望山 在南山東北五里。

泉岡山 :在四望山北十里。

珍珠河 在城內。出西南李家塘,即珍珠塘。北流東環府後木直街,出鐵牛坊水門達於宛。明正德間,改從西北溝沿逕東嶽觀側,出城北,東行入宛,非復道矣。

「九曲池 」 ,在郡城北三里。唐刺史裴休植蓮於內,為遊觀所。

《放生池 》在敬亭山廣教寺內。

仙溪 在折山下。相傳奚氏女浣紗于此不返,家人索之,但見溪流清浣異常,以為仙去云。「嘯泉 」 在十字路山,距郡城七十里,人鼓掌而嘯,則泉湧出。

《慈溪 》:源出長山。

塔泉 在高峰下

固城湖 在蔣山下

雙埂水 在南山,東,與建平接界,北流二十里至洪林,又北流十里入南湖。

宛溪 在城東,附城環遶,源出新田山,經嶧山之陽,當兩山間,以其水流宛曲,故名。

九曲河 在宛溪東北,下流三十里。

陸家潭 在九曲河東

斜陂灘 在陸家潭上流。

《板橋水 》,由石馬溪頭鳳村橋、板橋逕黃泥岡之東流,至斜陂灘之西五里,與宛溪合。

《橫澗 》發源橫山之麓逕巖臺,

張家湖 原為田,以其沮洳多水,故俗稱「湖源。」 有二:一出孔家沖,由鼓城橋至綠錦鋪東入;一出雙牌鋪東,由沙河橋、綠錦橋至張家橋入響潭 。在響山下,潭水澄泓,舟行過此,谷聲相應,峭壁芳洲,稱為佳境。

石子磵 在城西北。由敬亭南麓東流,帶郭入于宛。宋人施元長林亭在焉。梅都官有「下赤山嶺」 過渡至石子磵,《別施八評事詩》即此。泥河 ,在宛溪東,距城十里。

筲箕灣 在泥河西,距城五里。

句溪 在城東三里。水流澄澈,形如句字。李白詩:「洗心句溪月。」 謂其清也。源出寧國南籠、叢山、千秋嶺諸水,北流西塌入宣境。又北為水東、水西,又十里為後潭。又十里至下西,受華陽諸溪水。又西為陸家潭,又北為孫家埠,為高溪,為烏泥埠。西逕土山,又五里為東溪,又三里是為句溪。

三汊河 在句溪北二里。句溪水至此與宛溪合,東岸為新城,西岸為館驛,今廢。

築屍溝 《蕪關志》作「竹絲溝。」

敬亭潭 潭水泓深,歲旱于此請水祈雨。喪臨洲 相傳漢楚王英徙涇輿櫬於此。油榨溝 在喪臨洲北。

陳村灣 :在油榨溝北。

野貓溝 在陳村灣西

青草湖 在陳村灣東。《舊志》作「青土湖。」

石頭溝 大河,舊本東北流。明弘治間,鑿溝以殺河勢。河漸堙,舟皆由此。

渾水港 在石頭溝東南,湖水于此合流。沙石灣 、慈溪合高淳水至此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