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5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程萬三宣教墓 亦在撞山下,碑云:「生於咸淳癸酉,歿於至正己丑。」 立石。

熊學士墳 在復覽山下。學士名德旻,元端明殿辦事。

「衡山王墳 」 在縣西南一百里長林庵下。有罪,賜自刎,葬此。

太子墳 ,在縣西四十里。即衡山王之妃所落之子,前所謂「落兒嶺」 者是也。

廬州府部藝文一

《廬江辯》
唐·盧藩

凡作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於古地,而不古失其地 矣。秦一天下,破國為郡,名地者唯求於《禹貢》《山海經》。 故始皇二十六年,以揚州之地為九江、鄣郡、會稽、九 江,會稽出《禹貢》,鄣出《山海經》。按《海內南經》云:「三天子 鄣山,在閩西。」注云:「在歙縣東,浙江出焉。」《海內東經》云: 「廬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澤西」注云:「即彭蠡也,今彭」 澤縣西是也。《經》又云:「一名天子鄣」,江南之由此名也。 廬山在彭蠡西,厓因廬江以立名。項羽封英布為九 江王,盡有揚州之地。漢高改九江曰淮南,即封布為 淮南王。十一年,布誅,立王子長為淮南王。孝文八年, 長死,徙封長子安為淮南王,賜為廬江王,勃為衡山 王。應劭曰:「廬江,古廬子國也。」考尋載籍,古無廬國之 名,是劭以廬江為廬戎之地也。按《左氏傳》,廬戎亦曰 廬,在宜城西山中。劭誤以中廬之廬為廬江之廬,後 人因迷而不悟。按《漢書諸侯王年表》,北界淮瀕,略廬 衡為淮南。顏注云:「廬、衡,二山名也。」衡即今霍山。按《東 漢·地理志》,建武十年,省六安國,以縣屬廬江郡,郡十 四,城有舒、潯陽、襄安郡南有九江,東合為大江。大江 之南,與彭澤相接,既得潯陽,潯陽有廬山,因廬江而 名古矣。廬江之地,包江南北而有之。周景武《廬江記》 云:「匡俗,周威王時生而神靈居於山上,世稱廬君。」則 是俗因山為號,不因俗為廬,而名山為西域法者曰: 惠遠作《廬山記》,不知所始,乃曰匡俗出殷周之際,結 廬山上,因名山曰廬。其謬甚矣。按豫章舊志,俗父與 鄱陽令吳芮佐漢定天下,而亡漢於潯陽。武帝南巡, 封俗為明公。是山不因俗而名愈明矣。余故曰:事必 法古,名地者必求於古。廬江自《山海經》所謂出三天 子都者是也。今山在彭蠡之上,亡其所謂廬江者,時 移事古,名與地改故也。又按《經》云:「浙江出三天子,都 在其東。」《地理志》云:「浙江出黟縣南率山,東入海。」率則 歙,今浙江是也。今率山在歙州南,建延而西曰浙嶺, 浙水實其陰,又西走彭澤,凡三百里。井水出山陽者, 皆西流匯於彭澤。廬江遠乎哉?是必一水也。又按:今 潯陽在江州大江之南,古潯陽在大江之北,名地為 國者,豈限江之南北哉?求於古而已矣。廬江之國,自 《山海》而名者為是。

《南嶽山賦》
皮日休

臣日休以文為命。士所至州縣山川,未嘗不求其風 謠以頌其文,幸上發輶軒使得採以聞。六年至壽之 駢邑,曰霍山,山故嶽也,邑贅於阯,至之三日,離邑一 舍,望乎嶽,將頌之文也。及見之,則目乎戇?手乎嚲?心 乎竦?神乎瞀?始欲狂其文,寫其狀,如丹青之不差也。 頌其風,文其謠,如金石之永播也。既而其精怯然搏 「敵,躁然械囚,紛然棼絲,怳然墮空,浩然涉溟,幽然久」 請幫助識別此字。則知才智之劣,如耄而加疾,將杖而奔者。於戲!霍 山之靈哉!霍山之靈哉!將閼於神而愚之耶?抑有所 達而託之耶?其辰既浹,其精忽渝,怯然而勝,躁然而 敵,紛然而靜,怳然而安,浩然而濟,幽然而愈,如壯而 能決,將陣而能敵者。於是狂其文,寫其狀,辭曰:「太始 之氣,有清有濁。結濁為山,峻清為嶽。其山厥臣,其嶽 為」君。惟南之鎮,曰霍為尊。嶽之大,與地角壯,與天勍 勢。荊豫華嵩,青沂兗岱,如垤而秀,如塊而銳。嶽之高, 千仞萬仞,蒼蒼茫茫,日月相避,其光望之數百里外, 為天棟梁。嶽之尊,端然御極,竦然正位,靜然而聽,凝 然而視,其體當中,如君之毅。其屬者如駢,其拇如枝, 其指若卑,其儀若肅,其位。嶽之氣,其秀「為春,其清為 秋,其翠如雲,雲不能麗,其色如煙,煙不能鮮,若雨收 氣爽,丹青滿天。」「嶽之靈其神不眹,其報如響,若雨用 淫,嶽能廓之,若歲用旱,嶽能澤之。嶽之德,生之育之, 煦之和之,開蘤染卉,凄凄迷迷,藻繢數百里。嶽之形 有雲鶩鶩,其勃如怒,有泉烈烈,其來如決,叱豐隆,奔 列缺,轟然霹靂,天地俱裂。嶽之異狀,其勢如危,或不 可支,若不可維;或仰而呀,有如吮空;或俯而拔,有如 攫地;其曉而東,有如貫日;其暮而西,有如孕月;有水 而脈,有石而骨,有洞而腹,有崿而節;或銳而勵,或斷 而截,或迴而馳,或低而折。其《經》之怪之,祥之詭之,千 種萬類,繄不可得而詳記。」因神狂不能自主,殆而寐, 夢一人,絳衣朱冕,怪貌魁形,曰:余祝融之相也。夫霍 山君之故治也。爾賦之誠,形矣勝矣,怪矣,典矣。然義 有不備,帝俾余蒞。夫古有五嶽,霍居其一,所以五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