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此為百全之基,驅貊越之人,身自蒙堅,而與必死 之寇決命頃刻,即萬有一不如將軍之指,東土之固, 將安仰哉!」對曰:「此吾以熟於計久矣。然吾昔嘗仕於 河塞,十有餘年,若僂之忘伸也。前行始入覲,不意蒙 寵於過,誤使率師振旅,吾之力唯其所屈,已死劾。夫 馬隨羈而引者也。羈之使馳則為馳,羈緩則步,安有 擇塗陸而避僵蹶哉?如有從之不前,銜之不止,徒見 撻賤之棄,焉得延頸踠足以待御?且聖上旦暮待績 於吾,中貴繼至,亦吾蒙羈之日也,何敢自引於便而 巳矣。」遂以十一月庚辰夜,漏過四十刻,引兵西渡。上 《史蔟》收之,下矚賊壘,分練皆察。及日中,大風從西起, 折幹迴幟,將軍謂中貴人曰:「今日之候,非其利也。願 屯兵堡史蔟以伺之。」中貴人曰:「某受命視公戰,不視 公守。」將軍不得巳,乃陣中軍為前,武寧軍次之,左右 輔皆親兵。戰凡十合,會廬宣之軍居間,聞戰聲,自驚 潰失次,且遁。是賊軍方苦中軍、武寧之殺傷,幾欲引 去。及聞廬宣之軍驚潰,即分精兵數百,勁突所潰以 擊之,而將軍復與中軍武寧深逐賊而行數十里,因 與廬宣之軍相棄。廬宣之軍先遁去,卒無所傷。至暮, 中軍力鬥,遂死。其將曹惟直、張忠信、楊渾等及卒死 者數百人,武寧死者亦數百人。還軍新城,雖無功者 亦勞之,以故士卒無戰苦畏叛之患。時亞之客壽春, 得詳其語而書之,以備史聽。

《宋史傅求傳》:「求字命之,考城人,進士甲科,通判泗州。 淮水溢,毀城,朝廷遣中使護築,絕淮取土,道遠度用 兵六十萬,求相汴堤旁有高埠,夷之得土,載以回舟, 省工費殆半。」

《李若谷傳》:「若谷知壽州,豪右多分占芍陂,陂皆美出, 夏雨溢壞田,輒盜決。若谷擿冒占田者逐之,每決輒 調瀕陂諸豪使塞堤,盜決乃止。」

《連庶傳》:庶為壽春令,興學,尊禮秀民,以勸其俗,開瀕 淮田千頃,縣大治。淮南王舊壘在山間,會大水,州守 議取其甓為城,庶曰:「弓矢舞衣傳百世,藏於王府,非 為必可用,蓋以古之物傳於今,尚有典型也。」壘因是 得存。

《蘇軾傳》:「軾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潁州。先是,開封諸縣 多水患,吏不究本末,決其陂澤,注之惠民河,河不能 勝,致陳亦多水。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並,且鑿黃堆 欲注之於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之,淮之漲水 高於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軾 言於朝,從之。」

《元史塔出傳》:「宋夏貴帥舟師十萬圍正陽,決淮水灌 城,幾陷。帝遣塔出往救之,道出潁州,遇宋兵攻潁,戍 卒僅數百人。盛暑,塔出即發公庫弓矢,驅市人出戰, 預度潁之北關,攻易破,乃急徙民入城,伏兵以待。是 夜,宋人果焚北關,火光屬天,塔出率眾從暗中射之, 矢下如雨,宋軍退走,至沙河,大破之,溺死者不可勝」 計。明日,長驅直走正陽。時方霖雨,突圍入城,遂堅壁 不出。俄復開霽,與右丞阿塔海分帥銳師以出,渡淮 至中流,皆殊死戰,宋軍大潰。追數十里,斬首數千級, 奪戰艦五百餘艘,遂解正陽之圍。

《舊志》:明太祖攻下鳳陽時,飯於翛然石亭。忽有寇兵 遽至,遺飯而去。至今呼其坐石為「遺飯石。」

《瑯琊漫抄》:「太祖高皇帝生於盱眙縣靈跡鄉土地廟, 父老相傳云:生時夜晦,惟廟有火光,明日廟移置東 路。至今所生地方圓丈許,不生草。」

鳳陽府部雜錄

《演繁露》:虹縣,今宿州屬邑也。「今」讀如絳。《孔光傳》:「光為 虹縣長。」注:「虹,沛之縣也。音貢。」即與今呼不同。

《老學菴筆記》:「紹興辛酉,與敵交兵,敵遯。議者謂當取 壽、潁、宿三州,屯重兵,然後淮可保,淮可保,然後江可 固。惜其不果用也。」

《雲林石譜》:「宿州靈璧縣,地名磬山,石產田中,歲久穴 深數丈,其質為赤泥漬滿,土人多以鐵刃遍刮幾三 兩次,既露石色,即以黃蓓箒或竹箒兼磁末刷治清 潤,扣之鏗然有聲。石底多有漬土不能盡去者,度其 頓放,即為向背。石在土中,隨其大小,具體而生,或成 物狀,或成峰巒,巉巖透空,其狀妙有宛轉之勢,或多 空塞,或質偏朴,或成雲氣、日月佛像,或狀四時之景, 須藉斧鑿修治磨礱,以全其美。或一面,或三四面,若 四面全者,即是從土中生起,凡數百之中,無一二有 得四面者,多是䃳其石尖,擇其泐處鐫治,取其底。」頃 歲靈璧張氏蘭皋亭列巧石頗多,各高一二丈許,峰 巒喦竇,嵌空具美,大抵亦三兩面,背亦著土。又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