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6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太子左衛率康絢督工。十四年堰成。《寰宇記》云:「荊山堰在鍾離縣西八十三里,周迴二百十步。天監中與浮山堰同築。漢袁術亦嘗築堰於此。」 卞和洞 ,即抱璞巖也。巨石橫架其中,可容十數人。

「啟母」 石 ,在禹廟西,如老嫗形。

聖水亭 在禹廟前。有泉澄瑩,大旱不涸,迎取祈雨,輒應。元人建亭其上,有《碑記》存。

定遠縣

古曲陽城 在縣西北九十五里。秦曲陽縣,漢因之。莽改為「延平亭。」 後齊為曲陽縣,尋廢。今其地界壽州。

古陰陵城 ,即漢兵追項羽失道之所。《括地志》云:「陰陵故城在濠州定遠西北六十里,今在鏌鋣山南,故址存周二里。」 漢縣,屬九江郡。莽曰陰陵。晉屬淮南郡。

東城 在縣東南五十里。漢縣。莽曰武城。《東漢·滕撫傳》,「陰陵人徐鳳反,攻燒東城」 ,是也。《元和郡縣志》以為項羽敗走東城,即此。

馬丘城 ,一名藍柵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地名孫家灣。《漢書》云:「當塗有馬丘聚,徐鳳反於此」 ,即此地也。

閭城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後魏太武南征時築,北齊天保二年廢。

柴王城 ,在縣東北七十里大橫山上。累石為牆,周圍三里,有四門。

漆園 《濠梁志》云:「在縣東六十里,周二百步。相傳莊周為吏之所,唐弘道間,敕以為觀。」 《太平寰宇記》:「漆園方三百步,唐天寶時,尚存漆樹三十餘株,後被野火燒其樹,今為隴畝矣。」 《蒙城志》云:「縣東北有漆園。」 未知孰是,姑兩存之。

藕塘 距縣六十里。《宋史》:「紹興六年九月,偽齊劉豫遣子劉麟、姪劉猊分道寇淮西,都督張浚使楊沂中等帥師禦之。猊以眾數萬過定遠,欲趨宣化以犯建康。沂中至藕塘與猊戰,猊眾大敗。」 即此地。

「三老亭 」 ,在縣西北七十里,即槎枒寺。東「對池」 亭 ,在縣西北七十里,即槎枒寺白蓮池也。

鵲甫亭 《鵲甫谿》水西北流經此亭下,今廢。浮光亭 在縣治內,明嘉靖二十八年,知縣范芝於址內建,改曰「後樂亭」 ,今廢。

「同愛」 亭 在城北臨濠上。

鷺鷥亭 在縣西南二十里。

義臺 縣東二十里。五代時有梅氏居此,聚宗族甚盛,鳴鼓會食。南唐主築義臺以表之。判虎臺 縣治後。宋包拯為令時,有虎傷人,拯移牒於神,虎自赴縣,擊於臺前石,判之。臺石俱存。知縣高璧人刻「判虎臺」 三字於石。

釣魚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白茅山麓,今荒蕪。

韭山洞 在韭山下。《濠梁志》云:「洞水長流不絕,其形如器物甚眾,左右多唐人詩,刻石深巖中,有石觀音及石老人像。」

楚泉 ,在縣西六十里。

漢泉 在縣西五十里。源出楚泉。二泉並行,自南而西,合流入洛,達於淮。呂文靖《詩》云:「地與分雙派,天方鬥二雄。」

五河縣

故軍城 在縣北二里澮河北岸,古安淮軍城也。今遺址存。

小屯城 在縣西南六里。舊傳宋軍屯此以禦元師,俗稱「小城坪上。」

大屯城 在縣南七里。亦宋軍所屯以禦元兵者。內有烏眼井,淵深莫測,俗稱「大城坪。」 上曹公城 ,在縣南六十里。明曹國公李楨避兵淮西時所築,遺址尚存。

舊城 在澮河南岸,舊址湮沒。金剛山乃其南門,鄉人曾於山畔掘得砲石數百枚,堅完如故。漢王臺 在縣西北二十里。舊傳漢高祖敗楚時築之,以駐騎兵也。遺址存。

耿公臺 :在縣治東北三百二十七步。泗國耿武莊公所築,遺址尚存。

李制使柵 在縣東二里。南宋咸淳五年,兩淮制置使李廷芝所立,石基尚存,橫跨河口,水涸始見。

馬藏港 在縣東北二十里。舊傳,漢高祖睢水之敗,為丁公所迫,奔匿井中,馬自藏於東港。兵過馬出,以韁垂井,高祖得攀援而出。故名其港曰「馬藏」 ,名其井曰「垂韁。」

古鐵橋 在縣治東南二里,淮河中流,水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