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8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撫夏良心、巡按方大美創新閣於其右,面直西山,扁曰「高閣臨江。」 崇禎間,巡撫解學龍拓其臨江者而新之,曰環漪閣。

涵虛閣 在府城東湖之北。宋國子博士李寅以母老致政居此。今為南昌縣學。

秋屏閣 在府城德勝門外,面直鶴嶺。宋曾子固云:「見西山正且盡者,惟秋屏閣耳。」

吸江閣 在府城內上藍寺山門外。取馬祖荅龐居士「吸盡西江一口水」 意。

褒賢閣 在東湖南。宋樞密吳居厚被遇徽宗,於私第建閣以藏賜書,徽宗親書「褒賢之閣」 四字以寵之。

石亭 《古圖經》:「唐觀察韋丹置,在觀音院。」 「徐孺子亭 ,在府城東湖南橋。」

梅仙亭 在府城南故望仙門外,內祀梅子真。宋嘉泰初,知隆興府張孝伯建寺。

閱武亭 在東湖東百花洲,宋張澄所建。水天一色亭 在府城故洪喬門外,宋時建。湖山千里亭 在府城故望雲門外,宋建。取昌黎《滕王閣序》「湖山千里」 之語為名。

「豫章溝亭 」 在望雲堤上。

吏隱亭 在府城東湖內,新建縣學西南。祀梅子真,與徐孺子亭對峙。明萬曆年間,知府盧廷選建。宋紹興中,封子真為「吏隱真人」 ,故以名亭。聘君亭 在徐孺子墓側,即思賢亭也。

列岫亭 在府城北天寧寺背。前對西山,取謝元暉「窗中列遠岫」 之句為名。朱晦庵過豫章,每徘徊於此,謂列岫望西山最正,殆無豪髮遺憾,滕王、《秋屏》皆不及也。

止止亭 在章江渡口。明末廢。

皇清布政劉楗捐貲重建。

望湖亭 在新建縣北吳城山龍王廟背。宋蘇軾還自儋耳,登望湖亭,有詩。

豫章臺 在府城北,龍沙南。

風月臺 在府舊子城西南,本「江月臺」 ,宋知隆興府陳之芳改名。

攬秀樓 在布政司之左。明萬曆三十四年,布政司陸長庚建。崇禎間,燼於火。

皇清左布政使司盧震陽重建。

鐘鼓樓 在府治東南湖上廣濟橋之南。舊樓在東湖之西,明洪武間圮,乃移普賢寺鐘鼓樓於此。萬曆十六年,知府范淶重修。

皇清燬,巡撫蔡士英重建。

避暑樓 在郡城東南,敵樓也。武陽公韋丹所創。貞元十四年,觀察使李巽闢而新之,名曰「避暑樓」 ,夏日常同僚屬賓客宴會於此。

仰高樓 明初南昌羅德厚建,眺望西山,峰巒歷歷。朱學士善自遼海歸,館於其家,為作《樓記》。長春殿 在洪都城中,南唐主李璟建,璟遺命留葬西山,子煜不忍迎喪,還於金陵。

寶翰樓 在《校士公署》之後。萬曆間,藏書頗富。今已蕩然,樓亦煨燼。

寫韻亭 在府城南紫極宮。唐太和末,仙姝吳綵鸞寫孫愐《唐韻》於此,後人因立亭。

後樂亭 在正心堂西。明朝建,取范仲淹「後天下之樂而樂之」 義。學士錢習禮有記。

望江亭 在東湖。唐刺史韋丹築南塘堤以捍潦水,因建亭。

靈境亭 在百丈山,唐宣宗嘗遊此。

「臨章亭 」 在南浦亭東。

江天閣 在府城西北楊子洲,為水口第一關。萬曆三十六年,大學士張位創建。崇禎間,都御史解學龍建塔於此,熊司馬明遇署之曰「龍華寶塔」 ,有《塔記》并銘。

「鄧文潔故宅 」 在高士橋。

侶鷗閣 在東湖北,熊少宰建,著有《侶鷗閣集》。逍遙閣 在西山。

環漪閣 在滕王閣右,巡撫解學龍建,今圮。臨湖閣 在東湖上。宋乾道中,向巨源建。以其物色位置似輞川臨湖亭,故即而名之。洪景盧為《記》。

相公堂 在西山,舊名「石堂。」 南唐節度使宋齊丘訪處士陳陶,嘗憩於此。陶有書堂,在香城寺。百鑑堂 在按察司正堂後,乃捲雨樓舊址。元時改為堂,劉因作記。明洪武初重修。

「墨山草堂 」 ,萬進士元吉所構。元吉殉難甚烈,過者咸欷歔弔之。

《幽谷亭 》在繡谷山。宋曾肇有詩。

滕王閣亭 在滕王閣旁,南曰「壓江」 ,北曰「拱秀」 ,今俱不存。

羡魚亭 宋徐德占建,後改書院。黃山谷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