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八百六十三卷目錄

 廣信府部彙考三

  廣信府城池考

  廣信府關梁考

  廣信府封建考

  廣信府公署考

  廣信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廣信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八百六十三卷

廣信府部彙考三

廣信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上饒縣附郭。

廣信府城池 :宋皇祐二年郡守張實築。淳熙間郡守林枅、寶祐間郡守陳昌世相繼修治。城周七里五十步,建四門:南曰廣信,北曰靈山,西曰闤闠,東曰玉溪。南壕因溪水北西東濬,壕深丈許,廣三丈餘。明洪武初,修築羅城,圍九里二十步,崇二丈二尺,廣丈有五尺,門各有樓,外為月城。正德辛未,知府陸徵、朱嘉會,萬曆乙卯,知府錢拱辰相繼修繕。

皇清順治十六年,守道胡昇猷知府,欒斯美知縣,程

汝璞相繼增修。是秋,東城樓被狂風折去左角,通判許京亮重修葺之。

外縣

玉山縣城池 ,明嘉靖辛酉,署篆推官姚篚始築,周七里,高二仞,女牆四尺,廣丈有一,為門四。隆慶乙丑,知縣陳所聞闢為六門,有樓。

皇清康熙己酉,知縣唐世徵大修之。

弋陽縣城池 ,明正德五年,知縣胡偉始築,周九百四十二丈,崇一丈八尺,厚一丈二尺,有四門。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陶燿復加修葺,創警舍如舊制。

貴溪縣城池 ,明正德六年,知縣謝寶始築城,砌以石。嘉靖四十年,巡撫胡松檄同知「王時拱大加修築,周一千五十丈,崇二丈,西南帶水,東北礪山。」

鉛山縣城池 ,明洪武元年,千戶蔣奎築,周「四里七十二步,崇二丈有奇,南、西、東環城為壕,廣四丈,深一丈,北一面阻河。」 嘉靖甲申,知縣朱鴻漸建。敵樓五,警舍四十有五。

永豐縣城 ,明「嘉靖壬戌,巡撫胡松檄知縣建,周五里,崇十六尺,雉堞六尺,廣一丈八尺,門有六,壕池廣十餘尺,深倍之。隆慶六年,知縣傅寵增修,置警舍三十六所。」

興安縣城池 ,明嘉靖四十年初置縣,知縣陳慶「雲始築城,延袤八百六十四丈,崇一丈五尺,厚八丈,為門有四,門有樓。」

廣信府關梁考        府志

本府。上饒縣附郭。

岑陽關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東通吳越,南控閩饒,為一方要害之地。

橑竹關 ,在縣南一百里。乃東甌捷徑。

平政橋 在郡城門外,即浮橋。康熙壬寅,郡守蔡廷輔以舊橋高闊,風急水駛,改就今制,易名「廣安。」 至庚戌間,橋復壞,郡守高夢說捐資重建。諸溪橋 在縣西十里。宋紹興間郡守林建。善濟橋 在進賢鄉。

三港橋 在進賢鄉

五馬橋 在進賢鄉

天津橋 在進賢鄉

高橋 在縣南十里

渡坎橋 在縣東四十里。

大石橋 在石橋鄉二十里。

小澗橋 在開化鄉,又名「楊家石橋。」

峙溪橋 在進賢鄉

虞路橋 在開化鄉西南七里。

濟川橋 在來蘇鄉,縣南十里。

靈溪橋 在崇孝鄉,縣南二十里。

上宜橋 在乾元鄉縣南三十里。

概溪橋 在靈山鄉,縣北四十里。

通濟橋 在太平鄉,縣東五十里。

龍溪橋 在石人鄉,縣北九十里。

城南渡 即平政橋,水或暴漲,橋輒解。舊用小舟以渡,甚危。成化五年,郡守王翰置大舟二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