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兼濟倉 在天王寺之左,直文華閣趙不逖所立也。初慕黃「兼濟平糴」 之意,以穀賤時糴,至明年穀貴,則損價以糶焉。始,淳熙十五年,米百斛,歲增益,後至十斛,意欲自少至多,自近及遠,不為定額,鄉人德之。慶元五年,狀其事於州,州以聞,詔除直祕閣,以慰父老德之之心。

書樓 ,直敷文閣趙不迂所建也。邑之人舊無藏書者,士病於所求,今所儲凡數萬卷,《經》《史》《子》《集》分四部,立一人為司鑰掌之,來者導之登樓,樓設几席,使得縱觀。

飛昇臺 在縣西五十里許葛仙山。漢葛仙翁道成飛昇於此。

《壽字碑 》。水北趙氏立。

唐鵝湖張濱詩 :「新嶺下。」

《花庵獨坐》詩 ,司馬光書。

《真率約 》,司馬光書並鐫者東洋傅氏。

《金剛經 》蘇軾書,鐫者東洋傅氏。

《分水嶺磨崖銘 》翁挺撰。

章巖題名

群賢堂 在縣治南西湖之傍。宋紹定間,知縣章謙亨所建。以祀邑中賢士及宦寓之有功德聞望者。如朱晦菴、呂東萊、陸復齋、陸象山、劉狀元、龐穎公、劉資政、虞宗丞、趙少傅、辛稼軒、趙嘉遁、祝刺史、賈元放、傅長者,凡十四人,名曰「群賢堂。」 徐梅埜為之贊。

無訟堂 舊名「大有堂」 ,知縣黃永存易名劉輝有記。今廢。

養志堂 在縣治東。宋紹興間,縣令蘇堅所建,今廢。

會元堂 在「鵝湖書院。」 元皇慶年間,趙惟齋建,今廢。

經綸堂 在縣南三十五里崇壽院。宋紹聖四年,縣尉方元以丞相龐籍侍其父格為是邑征官,嘗肄業於此堂,識之,且為之「記。」 時知縣羅彥成肖其像,因圖於楹。

敬榮堂 ,喻南仲記信之枝邑為鉛山,鉛山之義門為周氏。周氏之令兄弟,為藻、為芸、為苾、為芾,四人相與謀,辟室之巽隅作堂,命之曰「敬榮」 ,取《棠棣》首章之箋「弟以敬事兄,兄以榮覆弟」 之語。

絃歌堂 馬永卿《記略》:「鉛山在州之南八十里,蓋新奧之區也。其鎮湖山,其浸大溪,而地壤膏腴,風物閒美,是故君子之為吏隱者,亦不屑為之。紹興九年五月,鄱陽韓公來斯字民,以邑人善服其化,可以絃歌而治,遂以為堂之名。」 四賢堂 ,按:《明一統志》:「在鵝湖山,祀宋朱熹呂祖謙及陸九淵兄弟。」

駐雲堂 在鉛山縣東二里。宋白玉蟾《記》:紫金溪 ,在縣南四十里。紹興間,崇安人章才卲微時,夢人以詩告之,有「春風先到紫金溪」 之句。後調官監鉛山場,過紫金溪,質之耆舊,始知前夢證云。

鄉校齋 ,刺史祝可久與其弟可大所建,以訓鄉族子弟。李彌大題額,馬永卿為作《六齋銘》。義榮齋 ,宋劉煇所居。

《好仁齋 》在縣廳後。

「駐雲樓 」 在鵝湖鄉,宋白玉蟾記。

思遠樓 鉛邑素多水患,簿廳視他所尤洿下,方春漲溢,奔走以避。後主簿劉設斯樓,水至而升高,名曰《思遠》。

狀元亭 宋劉煇遊歷之地,故址在縣西北五里。

濟眾亭 故址在鵝湖鄉。初,縣俗尚鬼,病者求巫禱祭,不事醫藥。令方仲禮因作亭,錄《濟眾藥方》以示民,俾縱觀,家傳之,榜曰:「濟眾。」 自是病者多以藥全。

永豐縣

永豐鎮 ,唐元和中省縣為鎮,宋熙寧復為縣。乾封驛 ,今廢,改為永豐縣。

高風門 ,在西關外,為王貞白建,今廢。

後樂堂 在縣治忠愛堂後。明正德間,知府沈譚所建。

《山齋 》唐校書郎王貞白所建,今廢。

巖巖亭 ,危素《記略》信之,永豐周師曾所居,之西有巖穴焉,其山阜穹峻,上有望雲軒,軒西有巖巖亭。

興安縣

橫峰窯鎮 縣舊為鎮,居民以陶器為業,多剽悍,因設捕盜通判。嘉靖間立為縣。

師姑臺 在二十四都。師姑姓柴氏,學道於此,蛻化仙去。後人就其地開墾,多得其遺器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