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如初。而建昌之民德公世世無斁,戴生煥來徵予文 為記。

南康府部藝文二

《遊斜川》
有序      晉陶潛

「辛丑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閒美。與二三鄰曲,同遊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無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皋,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率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里鄉,以紀其時日。」 詩曰:

開歲倏五日,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遊。 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弱湍馳文魴,閒谷矯鳴鷗。 迥澤散遊目,緬然睇曾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中腸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石壁精舍》
宋·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遊子澹忘歸。 出谷日上早,入舟暘已微。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越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淡物自輕,意愜理無違。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屈突明府廳壁》
唐·李白

陶令八十日,長歌《歸去來》。故人建昌宰,借問幾時迴。 風落吳江雪,紛紛人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為君開。

《醉石》
顏真卿

張良思報韓,龔勝恥事新。徂擊不肯就,捨生悲縉紳。 嗚呼陶淵明,奕葉為晉臣。自以公相後,每懷宗國屯。 題詩甲子歲,自謂羲皇人。手持《山海經》,頭帶漉酒巾。 興逐孤雲外,心隨還鳥泯。

《贈元集虛隱居》
白居易

聲來枕上千年鶴,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慇懃留客 宿,魚鮮飯細酒香濃。

《喚渡亭》
前人

建昌江水縣門前,立馬教人喚渡船。好似當年歸蔡 渡,草風花雨渭河邊。

《元妙觀》
前人

巖白雲尚屯,林紅葉初隕。秋老引閒步,不知身遠近。 夕役靈洞宿,臥覺塵機泯。名利心既忘,市朝夢亦盡。 暫來尚如此,況乃終身隱。何以療夜飢?一匙雲母粉。

《建昌晚渡》
韋莊

月照臨官渡,鄉情獨浩然。鳥棲彭蠡樹,月上建昌船。 市散漁翁醉,樓深賈客眠。隔江何處笛,吹斷綠楊煙。

《過雲居寺元福上人舊居》
皮日休

重到雲居獨悄然,隔窗窺影尚疑禪。不逢野老來聽 法,猶見鄰僧為引泉。龕上已生新石耳,壁間空帶舊 茶煙。南宗弟子時時到,泣把山花奠几筵。

《南康阻陟》
許渾

晴灘水落漲虛沙,灘去秦吳萬里賒。馬上折殘江北 柳,舟中開盡嶺南花。離歌不斷如留客,歸夢初驚似 到家。山鳥一聲人未起,半床春月在天涯。

《三峽橋》
宋·蘇軾

「吾聞泰山石,積日穿線溜。況此百雷霆,萬世與石鬥。」 深行九地底,險出三峽右。長輸不盡溪,欲滿無底竇。 跳波翻潛魚,震響落飛狖。清寒入山骨,草木盡堅瘦。 空濛煙雨間,澒洞金石奏。彎彎飛橋出,瀲瀲半月彀。 玉淵神龍近,雲雨亂晴晝。垂瓶得清甘,可嚥不可漱。

《李氏山房》
前人

偶尋流水上崔嵬,五老蒼然一笑開。若見謫仙煩寄 語,匡山頭白早歸來。

《六老堂》
蘇轍

五老高閒不入城,開軒肯為使君迎。座中不著《閒賓 客》,物外真成六弟兄。

《昭德源》
朱熹

景幽人跡少,惟有此源長。水接天池綠,花分繡谷香。 僧閒多老大,寺古半荒涼。都怪尋山客,何由到上方。

《臥龍庵》
前人

空山臥龍處,蒼峭神所鑿。下有寒潭幽,上有明河落。 我來愛佳名,卜築尋幽壑。永念千載人,丹心豈今昨。 英姿儼繪事,凜若九原作。寒藻薦芳馨,飛泉奉明酌。 公來識此意,顧步慘不樂。抱膝一長吟,神交付冥漠。

《群仙谷》
明·太祖

匡廬之巔有深谷,金仙弟子巖為屋。鍊丹利濟幾何 年,朝耕白雲暮種竹。

《五老峰》
曾棨

廬山高哉倚窮昊,中有五老峰更好。蒼然屹立開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