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瀑之勢

重石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

鎮山 在縣治後,為邑主龍。明弘治辛亥,知縣甘文紹建城,作層樓以鎮之。

銀瓶嘴 在縣北十五里龍頭保界。山勢孤高,石瑩如銀,狀類瓶嘴。

盤古山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會昌界。有羅漢巖、白蓮池之勝。

賴湖山 在長河保,一名「火石山。」

清虛山 在長河保。陡崖千仞,遠眺曠然。上建「祖師殿」 ,民遇寇,常避於此。

獅子石 在修田坊南逕口,距縣十里。高百丈,狀類獅。

古秀峰 在古田坊,距縣五里。山勢高聳,頂平數里,前後石門有清泉,民遇寇,常避於此。石仙峰 在固營保。有「霞天仙廟。」

源華山 ,在里仁保,距縣二十里。舊名「員華」 ,孤聳圓平。僧庵其上。天童法嗣超絃重修,易以今名。山左進士于沛霖遊此留記。

小池巖 在濂江坊巉巖石洞上有小池,水不涸,名小池巖。虎常藪此,又名虎巖。僧清山禪師坐巖內虎去。山主生員劉尚慶建庵其上。邑侯陸箎題「武陵仙處」 ,庠生洪國屏題「勺水洞天。」 山左進士于沛霖遊此留記。釋超修住持。

涼傘崠 在板石保,距縣八十里,聳入雲表界,《信豐縣》。

罐石山寨 在長河保江口。巍峨雄峙,居民避寇於此。

濂江水 源出烏田尾。自縣東南二十里,至縣治西北,會欣山上濂、里仁、小華江、安遠諸水,流至板石,始通舟楫,至會昌縣界合流入貢水。三百坑水 ,在縣南四十里,流出三百坑,東流一百五十里,至縣九洲河,始通舟楫。出縣二百五十里,入廣東龍川縣。

安遠水 ,源在欣山,流永安坊,匯濂江水,以此名縣。

濂水 ,源出上濂坊,流古田坊,合安遠、濂江二水。

濂泉 在濂江坊靈寶觀後。澄徹清冽,為第一泉,四時不涸。順治辛丑,知縣倪衷復建亭。「湯泉 」 在符山保龔氏宅畔。其水發源山上,初坎沸如湯,手不可探;次坎熱,可屠牲;又次坎溫可浴體。說者謂陽氣所結,理或然也。

溫泉 在太平保,四時溫暖,行人多浴其中。「湧泉 」 ,在永安坊九世寨下。其水平地湧出成井,清冽可食。

《林泉 舊志》:「郭南三十步,遍索無之,獨郭西三十步,俗呼簷前井者,其水清冽。」 疑「郭南」 即「郭西」 之誤,而俗謂簷前者,即「林泉」 之誤也。

「靜雲庵石泉 」 在濂江坊大壩頭,距縣十里許,石中出泉,清冽香甘,夏涼冬溫,不爽其候。《長寧縣》

丹竹嶺 在縣南五十里。

青龍巖 ,在縣南三十里,大小十餘穴,清流縈抱,有佛閣,陟降俱由棧道。

逕古山 ,在縣西三十里。

帽山 在縣西七十里。峭石插天,若文筆。鈴山 在縣西七十里。峭拔為群山冠,巔有巖,亦有庵,佛子居之。

頂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閩廣之交,雙峰聳翠,且有飛瀑之勝。

登頭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經行者必登其絕頂,路乃得通,故名。

馬踶岡 ,由縣南環抱西北,堪輿家所謂「龍脈。」 後屏山 在縣署內,上有古松十餘株,龍鱗偃蓋,清風入樹,如歌如吟。

雲蓋崠 在城北八里。高聳有巖巖氣象。猴子隘 在縣西六十里安遠縣交界。

蠟坑崠 在城東南十里。奇峭為文筆峰。東華山 :在城東北二里。坵塚如北邙。

大陽坳 在縣西北六十里,安遠縣交界。雞籠山 ,在三標保。泉水至此成河。

馬戰崠 ,在縣東六十里。武平縣交界。

尋鄔水 在縣東五十里,流入廣東龍川縣赤石渡。

河嶺水 ,在縣南十里。

馬踶江 :在馬踶岡下。

水源 ,在縣北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