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蕉溪橋 在二十九都

逢渠橋 ,在洞山寺前,僧本空修名,取洞山价大師「處處得逢渠」 之語。

文溪橋  、「宜陽橋  」 、「永鎮橋。」

通濟橋 俱在三十三都。

杭橋 在三十五都

恆豐橋 在三十六都

廣賢橋 在三十八都

方塘橋 在十四都

上杭橋 在三十五都

流芳橋 在三十四都

朝天橋 在北門外。明成化中,知縣汪道重修。環勝橋  、肇秀橋 俱在下車田。

學背橋 在舊學之後

芳洲橋 俗呼唐家橋,在鹽嶺下,即宋沅守劉愿之芳洲也。橋始建於劉氏,其後邑人胡栗重修。元末燬,劉氏子孫復修,更名「愿盛橋。」

櫪步橋 在三都。元延祐間,府判陳幼登與僧海翁募建,今圮。

書林橋 在四都。宋熊襄書院,明成化間重建。烏石橋 在五都。元延祐中里人毛以信建。磊橋 在十四都。義民劉躋正建。

延禧橋 在十五都延禧觀前。

靖節橋 在十五都楂溪。明天順間重修。鼎新橋 在十八都。

攝田橋 在二十都

黃省橋 在二十二都

均溪橋 在十八都。明里人龔同倫建。

湖城橋 在二十三都。里人黃剛大建。

探仙橋 在桂岡。張秉珊建。

荷林橋 在四十都。里人蔡和昭修。

同福橋 在四十一都。里人黃彥仁等建。洑溪橋 在三十四都。

棠浦渡 在縣東四十里。

李公渡 在八都

浣紗渡 在十一都

馮家渡 在十二都

湖城渡 在二十三都

芳塘渡 在三十八都

墨口渡 在十都

和渡 在十一都

南門渡 在觀瀾亭前。往來如沸,舟不停艤。高車渡 在縣南三里。

石埠渡 在縣南五里

鞠家渡 在縣南一十七里。

凌江渡 在縣南三十里。

上高縣

平政橋 在縣西。舊名「通濟。」 宋趙伉夫易名「浮虹」 ,嘉定張存易名「望仙。」 明正德間,王以旂重葺。金石橋 在縣學左。

謝公橋 「在縣學右。」

官山橋 在縣東五里

大成橋 在縣西五里

虎檻橋 在縣東一十里。

黃蓮橋 在縣南二十里。

短港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大塘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大滸橋 在縣東北一十里。

小泉橋 在縣南三十里。

杭頭橋 在縣南二十里。

修仁橋 在縣東三十里。

界埠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

石虹橋 在縣東一十五里。

官橋 在縣西二十里

義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京陂橋 在縣西六十里。

離婁橋 在縣西七十五里。

雲藍橋 在縣南聖濟寺前。宋政和丁卯造。濟川橋 在縣治西,易名「望仙。」

一正橋 在縣西五里。明弘治間,河西灣溪黃彥璋重修。

迎恩橋 在縣東五里,舊名「潭埠。」 元大德邑人潘聲伯重修。

清溪橋 在縣北沖真觀前。

慈悲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橫岡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橫岡鋪前。

麻塘橋 在縣西四十里後圮。明嘉靖年間重修。

兩板橋  京陂橋 在縣北。李邦華砌石。泗溪橋 在縣西三十里。元泰定間,里人捐資修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