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自界至新昌縣五十里。
西南至宜春縣界九十里,以千秋嶺為界。自界至宜春縣九十里。
西北至長沙府瀏陽縣界一百二十里,以「峰子嶺」 為界,自界至長沙府一百二十里。
東西廣一百四十五里,南北袤二百里。
形勝附
本府。〈宜春縣附郭。〉
袁皓詩。「秀水東奔彭蠡浪。萍川西注洞庭波。」 李問。《仰山賦》。「枕吳頭。壓楚尾 。」 翠疊群峰。迴環千里。
曹叔遠《化成岩贊》「聳拔崢嶸,人文載揚。」
《寰宇記》:「山水秀麗。」
《輿地紀勝》:「江右奧區。」
阮閱《郡城記》:「屏蔽江淮,襟帶湖湘。」
祖無擇《慶豐堂記》:「城郭井邑,在迤邐眾山之間,如圖畫屏障。」
分宜縣
舊《志》:昌山層巒疊翠,袁水西來,折山麓,觸石潀盪,瀉出石硤之間。下為秀江,清源澄澈,縈迴縣前。東有鍾山、仙台,二山對峙,下塹水口。縣北袁嶺,七峰筆卓。水南鈐岡,列嶂屏橫。四山周合,宛若城圍。縣治濱水,形如簰狀。蔣之奇詩云:「分得宜春地,東偏一畫屏。」
萍鄉縣
《舊志》祖楊岐山之脈,蜿蜒起伏,若飛鳳展翼之狀。邑尹鄭強鑿二池以象鳳目。北則楚王台屹立,東則羅霄山昂聳,迎鳳嶺峙於南,金魚洲塞於西。
萬載縣
《舊志》:東接上高,西控衡湘,南距宜春,北抵分宜。石洞、白沙二水自東南合流,以襟帶於左。金鐘、王居洞、嚴田、周陂諸水自西北合流,以環抱於後。重岡疊嶂,巃嵷綿亙,左鵝峰,右鶴嶺屹峙月台、紫蓋奠枕乎前後。
袁州府星野考 府志
府屬總
《漢書·地理志》:「吳地,斗分野。」
《後漢書天文志》注:「斗第六星,主揚州。」
《費直》云:「斗十度至女五度為星紀,於辰在丑。」 蔡邕云:「斗六度至須女二度謂之星紀,吳越分野。」
豫章入斗十度
《宋史天文志》:「天市垣二十二星,東南各列十一星,其東垣南第六星曰吳越。」
《元史天文志》:「斗四度三十六分六十六秒外,入吳越分,星紀之次。」
《萬載縣志》「按《省志》,江右皆斗分野,當屬吳境」 ,而
《袁志》載斗六度至須女二度謂之星紀吳越分
野,又南斗,牽牛,星紀之次,又天市垣二十二星。其東垣南第六星曰「吳越」 ,則萬載之分野,約在斗牛二星。《筠志》引《晉書》,「隆安四年,太陰犯牽牛」 ,是年水災,其麗牛有驗。萬故筠轄當不甚相遠也。
袁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本府。〈宜春縣附郭。〉
袁山 在府城東北五里。峰巒秀拔。昔高士袁京隱居於此,卒葬其側,故名。有大袁山、小袁山相對。唐人詩:「袁山大小雙螺並,秀水東西一帶橫。」
仰山 在府城南八十里,為府之鎮山。周迴數百里,高聳萬仞,不可登陟,只可仰觀,因名。絕頂名集雲峰。夏雲氣冐其巔,則雨立至,冬微陰即停雪。山下有寺,曰「太平興國禪寺」 及二神廟。舊傳二神捐地與小釋迦結庵於此。山有水分流,會於正廟。
小仰山 在府城南三十里。晉鄧表修煉於此,又號鄧表峰。上有泉壇、石臼、藥竈,又名水晶山。宋蕭炳詩:「萬丈青山插碧天,真人煉藥石依然。功成自此飛昇去,屈指如今八百年。」
蟠龍山 ,在府城南四十里許。自麓至頂凡三十六曲,上有蟠龍寺,唐末南平王鍾傅建,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