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江斜渡 在邑西二十五里。

諳田渡 在邑東鍾山里。

袁家渡 在邑東二十里。

萍鄉縣

萍實橋 在邑南門外。本楚昭王得萍實而名。三國吳寶鼎間建。元末燬,明洪武、崇禎中繼修。通濟橋 在邑治北三百步。古為舟渡,宋始甃石,明成化間重修。

龍安橋 在邑西五里。唐貞觀間,甃建。設甕門以通水道,屋其上以便往來休息。

望山橋 在邑西崇賢里。明正德年建。

龍橋 在邑西崇賢里。舊傳「旁有龍鱗樹」 ,明嘉靖九年建。

惠陂橋 在邑東仙桂里,宋景祐間建。

絞樹橋 在邑東清教里,明弘治間建。

石橋 一在邑北門三十餘步。一在邑北二十里冷水廟街,宋景祐中建。

龍潭橋 在邑東仙桂里。明正德年建。

宋濂橋 在邑東五十里盧溪鎮。宋濂溪監稅於此,因名。明洪武中建,萬曆間重修。

館埠橋 在邑東門,古名「阜渡。」 宋宣和間建木橋。元燬。明季重建,再圮。嘉靖至萬曆間,相繼重修。

必東、「妙濟」 二橋 在盧溪鎮,宋建。元末兵燬,後復修。

大虹橋 在邑東宣風鎮。宋建炎間建,元末燬。明洪武六年重建,再圮。正德十三年改建石橋,久圮無跡。後改為木橋。洪水衝圮後復建。至乙未年重建石橋。

慶豐橋 一名「土橋」 ,在東約官道上。其水東流入秀江。明萬曆中,改建石橋。

萬秀橋 在邑北萍實里。宋寶祐間建,後燬。明季重修。

香溪橋 :在萍實橋西。謠傳:「金鰲洲撐香溪橋,玉帶不離朝。」

草市橋 在邑西唐昌里。宋淳熙間建,明洪武七年重修。

普濟橋 在邑北萍實里上栗市。宋寶慶元年,僧普照建。

桐村橋 在邑東。明萬曆癸巳,知縣陸世勣修。彪家橋 在邑北萍實里彪家村。宋祥符間建,明洪武三年重修。

薌溪橋 在邑西百步古義安渡。宋崇寧間創。元末兵燬,明萬曆丙申,知縣陸世勣重修。烏龍橋 在邑南長豐里沙團潭,有黑石如龍,故名。宋淳熙間創。元末兵燬。明洪武二年,知縣趙彝重建,復圮。崇禎間,黎光照首勸里善,募建石橋,因水衝壞,墩存。

香水渡 在邑西北七十里醴陵界。相傳楚昭王渡江獲萍實處。

藍田渡 在邑東崇賢里。

善州渡 在邑西永平里。

麻山渡 永平里

黃花渡 在邑西玉山里。舊傳有文姓者種菊橋旁,故名。

萬載縣

南浦橋 在縣治南三百步。元大德間建。明成化間重建。正德中水決,宋珊女良貞捐資重建。萬曆、崇禎間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五年,水壞重修。

雙虹橋 在儒學左。水源來自石洞,上經南浦,下入龍江而東注。元建,明成化間重建,後壞,復重修。

再思橋 公館前。明洪武初建。

塢溪橋 在邑東南一里。明成化四年建。康樂橋 在邑東北十里,地名丁田水源來自龍江,合丘江而東注。元至正中建,長三十丈,高一丈,覆屋二十七間,中起樓榭。以謝靈運襲封康樂公頻遊此,故名。明萬曆初重修,易名「毓秀。」 四十六年,砥石為墩,較前培高二尺許,以杜驟水衝崩。今橋廢墩存。

錦江橋 在邑北三十里,地名「白良。」

萬歲橋 在縣北十五里雲峰嶺側。元至正年立。明萬曆四年圮。今易以渡。

昌田橋 在邑西十里,宋建炎間建,明永樂、景泰間繼修。

江陂橋 在邑北黃田,邑人辛時宜建。

永安橋 在邑西三十里,地名「禮山。」 明成化六年修。

平樂橋 在邑北晉安里,明天順六年修。紹江橋 在邑西三十五里,元大德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