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池重建

長興院 在縣北十六里,地名「水坑磉。」 元至元十年,僧朴庵開基。至正元年朴庵趺坐而逝,徒眾置塔覆之。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僧春林重建。至

皇清康熙十五年,復焚燬,僧照賢重修。

小淨安院 在縣北二十里,地名「藍山。」 宋大中祥符八年,僧應夢開基。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僧月江重建。

金繩院 在縣西八十里,地名「蒜頭。」

光化院 在縣北一百里,地名「嚴田。」 唐咸亨元年,僧斷際開基。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僧金山重建。

勝果院 在縣西三十里,地名「石岐。」 宋開寶二年,僧東岩開基。元季兵燬,明洪武四年,僧為宣重建。

廣仁院 在縣西三十里,地名「黃江。」 宋建炎元年,僧正規開基。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僧行簡重建。

明寂院 在縣北二十里,地名「上藍山。」 宋大中祥符五年,僧澄寂開基。元季兵燹。明洪武二年,僧義堂重建。

普薰院 在縣西六十里,地名「嶺東。」 宋建炎二年,僧喜昭開基。元季兵燬,明洪武四年,僧心梅重建。

廣嚴院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地名「鐵山界。」 唐天寶中,僧如珉開基。元季兵燹。明洪武三年,僧石隱重建。

延壽院 在縣東北五十里,地名「清泉山。」 唐咸亨二年,僧斷際開基。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僧文隱重建。

下法會院 在縣北四十里,地名「青背。」 宋開寶六年,僧介庵開基。元季兵燬,明洪武三年,僧古鏡重建。

法界院 在縣西五十里,地名「圳山。」 宋大中祥符十年,僧介庵開基。元季兵燹,明洪武中重建。保安院 在縣西九十餘里。宋開寶二年,僧人介庵開基。元季兵燹,至明洪武二年,僧無廠重建。

明寂院 在縣東北五十里,名靈王山。

金繩院 在縣西八十里,地名「源頭。」

惠林院 在縣西六十里,地名「南源江。」 唐咸亨三年,僧妙應開基。元季兵燬,明洪武二年,僧中峰重建。正統十一年,僧永照重修。

澄寂院 在縣西六十里,地名「山田坑。」 泰和五年,僧亭山開基。元季兵燬,明永樂十九年僧智禧重建。後殿宇傾圮於

皇清康熙二十年,僧慶祚復修。

明覺院 在縣北十五里,地名「萬壽山」 ,創自唐貞觀時。其地山環水遶,清趣可挹。

皇清順治間洞宗第三十一世小憨曠禪師重興開。

堂說戒

普城院 ,在縣北三十里,地名「岐裡。」 唐開元中建。

皇清康熙三年重修。

淨覺院 即白楊山,在縣西六十里。峰巒特秀,溪水迴環,修竹茂林,鮮花蕙草。離塵遠俗,別是一天。古稱「袁州七佛地」 ,此居其一。宋太宗時,法順禪師卓錫於此,因建為寺。尚書易公節為《記》。明末宗風稍息。

皇清康熙五年傳「曹洞正宗」第三十一世「黔嬴衡禪。」

師重興

東山院 在縣西八十里,地名「白水嶺。」

能仁院 在縣西八十里,地名「源頭。」

圓明院 在縣東百五十步集賢坊。元至正二年,尼慧慶開基。元季兵燹。明洪武元年,尼昭慶重建。

高唐庵 :在邑北五十里,地名「箬坪。」 邑人陳新明、談自天建,僧自然募化修立。

桃林庵 在縣北十五里,地名紫蓋山。元季兵燹後,改為土地廟。明正統十年,鄉人以祈禱有應,重建。

紫蓋山庵 在縣北十五里。

普濟庵 在邑大北門外,明萬曆二十六年建。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重建。

回興庵 在縣西四十里,地名「禮山。」 宋建炎二年,僧介庵開基。元季兵燹,明洪武二十三年重建。

峰頂庵 在縣西四十里,地名峰頂山。晉時馬祖禪師修道之所,因立東、西、北三塔。其北塔兵燬,明成化中重建,更名「九峰。」 又有清泉井洌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