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2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讀書堂 」 在《不欺》之後。

日涉堂  、延秋堂  、寒綠堂 俱在縣治內。

思補堂 在縣平政堂後。

分宜縣

陳重故居 在縣城之北陳雷里,後改為「聖因寺。」

羅隱讀書臺 在縣城北二十五里許,儒林鄉文苑里。世傳羅隱嘗讀書於此。有藏書洞、車書路、洗硯池,與明參議羅恪居相近,今悉為榛莽矣。

盧肇「讀書臺 」 在縣東鐘山峽側。

盧肇故居 ,在文標鄉觀光地方去縣六十里,原有綠毛龜池,今蕪穢。

劉重質故居 在縣北西磯江,久廢,今為演武場。

黃真人臺 在縣南五十里。

鈐岡書院 宋建

居敬堂 在縣治左。宋淳祐間,縣令李宏規創建。

敕書樓 在縣門內

「宣詔」 、「頒春」 二亭 在縣前東西。

臨賦亭 在縣東

視學堂 在縣學左,明弘治末建,提學邵寶書扁。

黃子澄故居 在縣豐樂鄉九都豐源。

鈐山堂 在縣學東。昔嚴嵩為編修時,謝病讀書於此,題曰:「讀書園。」 初名東堂,尚書邵寶記。後作堂面鈐,故名鈐山堂,都御史王守仁書扁。堂之東,尊貯宸翰,為御書樓。其南為池,池南為瞻辰堂。折而西為柱國坊。

敕賜延恩之閣 在縣水南。嚴嵩疏請,上賜閣名,命工部製扁。閣之下有軒,曰「川巒萃秀」 ,有樓在池上,曰「天光雲影」 ,其扁皆御書。閣後依山為堂,曰「止善」 ,旁有亭,曰「碧澗」 、曰「林皋」 ,總題曰「鈐麓。」 書院久廢。

萍鄉縣

楚王臺 在縣九十餘里同唐里楚山巔。初,楚平王荒淫失政,伍奢彊諫,王殺之,并其子尚。尚弟貟,亡命投吳,連唐蔡之師伐楚。楚人憐子胥之志,皆不力戰,吳師遂入郢。昭王出奔,逾香水,渡得萍實,駐兵此山。後申包胥復楚,昭王反國啟霸,果符萍實之祥,土人為之立臺。

禪師臺 在縣南永寧鄉,名教里山上。舊傳有僧騎白象及金燈出沒之異。

石花臺 在縣北二十里永平里易家沖。臺高數十丈,巍然壁立,有小徑可通石,多文,色如花,故名。

葛仙壇 在縣羅霄山巔,即晉葛洪修煉處。壇生二竹,風動如掃,人謂之「掃壇竹。」

甘卓疊 在縣東五十里蘆溪鎮。晉元帝渡江,使甘卓領兵駐此築之。

瑤金山普明祖師道場 ,在城北七十里上栗市。上有淥水洞靈丹井。唐開元間,敕封人天教主,宣授佛慈普濟大師仁慶王。佛著有《圓明正宗》二卷。明狀元羅洪先題其扁曰「光照大千」 ,并有序文進士鄒元禁題其扁曰:「萬法歸一,真源湛寂。」 進士伍承載題其扁曰「非非宮。」 進士羅棟有序。

弭節亭 在縣東門,宋元祐潘復見「隸書」 三字。後黃庭堅至此,扁寫寺宇亭館名額,惟此不易,以其筆法遒勁也。今燬沒矣。

龍鱗木 在縣西龍安橋側。相傳,昔有商客買一木,將伐之,其夜忽生龍鱗,因不敢伐。今樹雖不存,而遍山樹木皆多龍鱗。

《羅漢松 》:在縣治寶積寺。宋黃庭堅手植,士夫多題詠。

石室 在縣東五十里。數石相連,素壁如雪。胡安之書院 在縣東二里。宋胡安之讀書之所。安之嘗受業於朱子。

徐仙亭 在縣西三里。世傳有徐仙人修道於此。宋紹興間縣丞卓津建亭,壁間題詠甚多。飛泳樓 在縣治西。宋紹興間,創為放生亭。宗濂書院 在縣東五十里。宋周濂溪監稅盧溪鎮時立。

勞拙堂 在縣治後,舊名「莞爾。」 宋淳熙間,宣教郎王謙更今名。

保子圍 在縣西十五里。昔官軍營此以禦寇,民賴以安,故名其圍曰「保子。」

占鰲閣 在金鰲州上

瀟湘亭 在縣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