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4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修之,便。延祐三年,行省丞相脫脫命民間浚河,長九里三百六十二步,造石橋八,立上下二閘,僅四十日而畢工。至正六年,其子達識帖睦邇來為平章,復疏之。洪武七年,浙江行省參政徐本、李質,都指揮使徐司馬,以河道窄狹,軍艦高大,難于出江,拓廣一十丈,浚深二丈,仍置閘以限潮水。至是舟楫始便。

舊運河 ,一名裏河。自候潮水門至跨浦閘,舊有河計七里,長七百三十一丈。由候潮門南過欏木營、普濟、眾惠三橋,置清水閘。又南過蕭公橋,置渾水閘。又南至跨浦橋,置閘頗狹。元延祐三年,丞相脫脫浚治之。洪武五年,參政徐本、李質,都指揮使徐司馬,以軍艦難于達江,始議開河增閘。河橫闊十丈,閘亦高廣于舊。父老云:「候潮門內諸家橋轉西,又有保安閘,至保安水門入城。」 保安水門舊通候潮水門,此閘久廢。下湖河 在溜水橋沿,東西馬塍、羊角埂、上泥橋,至賣魚橋西合餘杭塘河。一派自舊打水樓南入江漲橋河。一派自八字橋至古塘橋下折入餘杭塘河,一派自西堰橋西至飲馬山,亦折入餘杭塘河。

西溪 在武林山西北。宋建炎三年,升杭州為臨安府,築行宮于鳳凰山,仍錢氏之舊也。初欲都西溪,帝覽圖曰:「且留下。」 故今亦稱留下。俗訛樓下。谿。路皆輦道,石平如砥。西堰橋山可以望海,今自松木場水口沿山十八里到留下,多梅花竹樹,其中龍歸塢、蒹葭里,皆勝境也。有蘆菴,《咸淳志》云:「宋侍衛馬軍司所立,庵」 中,有《白寶珠茶》、「千葉《杜鵑花》」 ,皆稱「奇種。」

安溪 ,去縣北五十里。溪上大遮山,有龍王祠,舟人相傳風雨之夕,龍吐珠有光。按縣志,《爾雅》云:「水注川曰溪。」 較之湖僅一勺。紀西湖者曰《溪谷縷注》,此其一也。西溪以湖在治,西溪又在湖西,故名西溪、安溪、苕溪一溪,接壤而殊名者耳。溪曲十八里,夾岸皆古梅修竹,花時人行香雪中,小舟如鳧鴈,穿林渡澗,處處幽「清。初夏新篁拂渚,蒼翠滴衣,故多幽人。」 苕水發源天目,經兩郡六邑以入具區。錢塘諸溪為其咽喉,以為灌輸,其為要害也大矣。當天目萬山之暴漲也,天目之麓,山隘地高,水經三邑,處其下流,水力奔放,不可即禦。餘杭縣其間襟帶山川,地形卑下,適為苕水所衝,是則苕水者諸溪之所祖歟?東漢熹平時,餘杭令陳渾始築兩湖以瀦水,並溪者為「南下湖,並山者為南上湖,兩湖相接以殺其勢,三吳均受其利,而我錢塘實允受之。」 自豪家專利上腴,壑視鄰國,此地無陵陸,無磴級,千頃龜圻,桔槔無施,上流之壩堰漸壞,下流之田廬漂沒,力穡之人疾焉。

鳳口溪 :在安溪之北十八里。

學士港 :在清波門外。相傳:宋有學士家此,故名。港屈曲深隱,低篷沿洄,方出湖口。古木鱗皴,斜連茅屋,最為幽勝處。港上有學士橋。

柳浪港 ,在清波門外學士港西。古多垂柳,風擺成浪,故名。即《十景》所謂「柳浪聞鶯」 也。

碧沼 ,在湖墅西左八郎祠前,廣三畝,水極清,俗稱「清水潭。」

如意池 ,在上天竺,甃以青石方丈,面鏤如意文,曲折四達,可流觴焉。

金沙池  、銀沙池 並在呼猿洞對處。萬工池 在靜慈寺門外。宋建炎已前,寺累遭火,鞠為荊墟。崇熙間,有善青烏之術者,云「須鑿池以禳之。」 寺僧宗文乃募化開池,與力者萬人,故名。

太子灣 在九曜山之西。宋時莊文、景獻二太子攢園。

枯樹灣 東通得勝橋

梅花泉 在西溪。泉底旋漾雪漚,作梅花瓣,出溉頃畝,味甘美。品泉者擬之惠山第二。

《寒泉 》在錢塘門外。

一勾泉 ,在寶石山之陽,石厓下,舊未有名,太僕寺丞張瑛棄官歸,日遊山之保叔寺,醉則坐此泉上,因名。西有乳泉,味甘色白。

沁雪泉 在大佛寺右壁。棠陵方思道《題僕夫泉  」 後》:「僕夫泉 ,元僧芳洲所鑿也。先是智圓居孤山,有僕夫藝竹得泉,遂號僕夫泉。後徙寺寶雲山,藉葛井以汲,寺僧艱之,芳洲鑿地得此泉,遂名「後僕夫泉。」

「參寥泉 」 ,在智果寺。

君子泉 ,在鳳林寺後。先為鳥巢禪師定業院,院廢久矣。泉寒冽而深,會為方沼,可冰鮮焉。「六一泉 」 ,在孤山後巖,東坡守杭時所名也。《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