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4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清縣界,以二水會流仇山,故名,可勝五十斛之舟。今按:杭水統歸苕溪,故土人有「三苕」 之名,此為中苕也。

雙溪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其源二:一出天目諸山,合古城、浮里諸水;一出高陸山,合上高、前喝諸水,至雙溪橋合流入徑山港,達於苕溪,故名。

餘杭塘河 在縣東南三里。闊三十步,深一丈許,連南渠河,自安樂橋四十五里至杭州之運河,通舟楫,水盈可勝三百斛以上之舟,遇旱水涸,亦可勝百斛舟。其河自郡北武林門外賣魚橋西至縣而止。

南渠河 按《縣志》:「縣南一里土城之南,闊十五步,深五尺,其源出於南上下湖,東連塘河閑林河 ,在縣東南二十六里,闊二十五步,深丈許,舊名五福渠,因岸有五福廟,故名。」 今閑林市居此河兩旁,遂改呼為閑林河,通錢塘,可勝百斛以上之舟。

尹公潮 在縣東二里通濟橋東苕溪內,每春風吹激,波瀾洶湧,水驟長數尺。父老相傳,昔有尹公,挾異術叱水成潮,故至今傳尹公潮。羅隱詩:「安樂塔崩丞相出,尹公潮動狀元生。」 留為他日之讖云。

徑山港 在縣西北三十里。源出徑山諸山,自雙溪而來,流三十餘里,出苕溪,因源出徑山,故名。通舟楫,可勝二百斛舟。

凌湖潭 在縣東二里,地名白塘頭。

康胡潭 在縣西南十里。相傳,昔有康、胡二姓居此,家豪富皆以大秤小斗貿易取利,剋剝鄉人。一夕風雨晦暝,震陷其處,二家皆沒,因以成潭,故名。今溉田甚廣。

翠蛟泉 在洞霄宮洞天福地門外。以東坡「亭下流泉翠蛟舞」 之句而名。

撫掌泉 在洞霄宮龍祠前,可三尺許,清澈如鑑。古詩云:「卻疑三尺底,別是一壺天。」 其泉五色,變易不常,每變輒有吉祥。相傳錢王至此,有雙鶴飛舞其上,撫掌招之,鶴下泉湧,因名。熙寧初,有物如鰻,遶欄楯間,兩目如丹,人以杖扑之即隱。須臾,陰霧四匝,大水幾壞殿堂。或曰:龍之怒也。

「冷泉 」 ,在洞霄宮外元同橋三池上出石罅間,甚細,冬夏不竭。掬而飲之,毛骨清爽。炎月置熱物於中,至晚即冰。

丹泉 亦名「天柱泉」 ,發源最高。歷天柱山而下,始聞殷殷若雷。至大滌洞西百餘步乃出,甘冽不竭,有方池瀦焉。天宇清明,則有赤色,四旁苔蘚皆紫暈也。一境田疇,咸仰灌溉。

桃花泉 ,在龍蛻洞西,自石罅橫注入溪。昔人每見有桃花片流出,莫知從來。

子午泉 在縣東南十八里閑林界。五朝山巔,惟子、午二時發泉。然子時泉發有聲若輕雷,更異也。土人按時汲泉,非時不得。

明星瀆 在縣東一里二百步。自新堰以西,第三潭最深而闊者是也。宋時敕使者投龍簡於大滌洞,必先祭此瀆。相傳昔有人晝視水中,見星燦然,故名。南有女貞觀,以褻衣洗之,星不復見。

洗馬池 在縣北十五里仇山麓。仇王廟前。相傳仇王遺蹟,今湮塞。

明月池 在縣西北五十里徑山寺。宋紹興間,僧妙喜鑿於明月堂下。

洗硯池 在徑山寺,東坡常洗硯於此。

三池 在縣西南十八里洞霄宮門內路旁。唐末時錢王鑿疊石為暗溪,約里許,接天柱,流泉瀦之於中,左二右一,若「品」 字然。

獅子池 在縣東南五里獅子山西。內有青活巨石,水色瑩白,蠶月取水澡絲,最白且質重云。「放生池 」 在縣東三里安樂山善法院前,後晉天福間所鑿。

《新池 》唐大曆中,縣令范愔鑿。

潛公井 在縣西十里丁橋東。宋咸淳間,邑人顧向榮以通蜀廣行者,盛夏無所飲,乃鑿以濟焉。刱之為浮圖者,名「普觀。」 又謀覆井以亭,且築庵其旁,以容憩者。府尹潛說友出緡錢三千助之。既成,縣令錢希白名之曰「潛公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