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4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備不虞。邑庠生袁度等言于邑令張某,以「南方文明之地,不宜填塞。」 立令撤之。士民稱便。康熙十一年壕淤漸平,令張瓚重濬之。

昌化縣城池 。宋《咸淳志》:「因山為城,因溪為池,歲久盡圮。」 元至元十七年,楊完者遣部將築土城,自登隴東轉唐山,西抵滸溪,凡七里,高一丈五尺,廣一丈八尺,門三:東趨京,西三瑞,南登龍,北負唐山,不設門,後復圮。明隆慶三年,令周易始創東西二關。萬曆二十年,令周洛都因島逆告警,於關內充拓舊規,各建城樓三間,加以埤堄,女牆臨溪屹立。今東西郭及城東門毀堞僅存。

杭州府關梁考一    府縣志合載

本府。錢塘、仁和二縣附郭。

石關 在龍門山

松關 在龍山南下

北關 先年置北關水兵,至嘉靖四十二年尚存一千,節經裁革,寖盡。萬曆三年,湖盜夥起,駕船數十隻,南自謝村,北至塘棲,橫肆劫掠,旁及鄉村,民不安藝。提督軍門徐拭,設兵船十隻,分地防守,于是舟行無阻。

六部橋 一名「錦雲橋」 ,原名「通惠橋。」 南出鳳山水門,至浙江驛河。

安和橋 原名「聖安寺橋。」

州橋   、「黑橋   」 、「通江橋。」

望仙橋  新宮橋 舊名「宗陽宮橋。」

鐵佛寺橋 舊名「祐聖觀橋。」

府橋 原名《榮府橋》。

三聖橋

柴垛橋 舊名「太和橋。」

薦橋 一名「清泰橋。」

積善橋 俗呼「回回新橋。」 以上屬錢塘。

豐樂橋 北屬仁和,南屬錢塘。

油局橋 舊名「新橋。」

鹽橋 一名「惠濟橋」 ,上有惠濟廟。

仙林橋

登雲橋 貢院在其北。棘闈榜發,獲雋者由貢院赴布政司宴,鼓吹導引,必登此橋。取「登青雲」 之義,故有是名。

西橋 一名「扇坊橋。」

平安橋  「梅東」 ,高橋 ,「東橋。」

鷺鷥橋

梅家橋 舊名「通濟橋。」

小梅家橋 今廢

白洋池橋 河通白洋池,今廢。

「田家橋  」 、「小新橋  」 、「洗馬橋 」 「以上屬仁和。」

中宮橋 或作「鍾公。」 東南通新宮橋、大河。清泠橋  。熙春橋  。灌肺橋。

金波橋  普濟橋

寶祐橋 橋北有「巧兒橋」 、享橋,久廢。

貓兒橋 原名「平津。」

方便橋 原名「平安。」 南有舍人橋,今廢。

永清橋 俗呼「水巷橋。」

日新橋 以上屬錢塘

炭橋 原名《芳潤》,北屬仁和,南屬錢塘。

李博士橋 《李性傳》:「字成之,宋嘉定四年進士,遷武學博士,居此,故名。」

新橋 舊名「新安」 ,上有千勝廟,亦名千勝橋。鵝鴨橋 ,原名「渡生」 ,亦名「清寧」 ,康熙二十六年建。

棚橋

安國橋 又名「北橋。」

詬辱橋 舊名軍頭司橋,俗呼「偶辱」 ,一名「有玉。」 貢院在東,北坊在西,臨大街。大比三場,不合式者榜此。

清遠橋 觀橋東北

倉橋 舊名「仁和倉橋。」

胭脂橋 舊名「葛家橋。」

天水橋

破倉橋 舊名「百萬倉橋。」 以上屬仁和。

施家橋 「舊龍翔宮後。」

侍郎橋

《三橋 》俗呼《三橋子》。

溜水橋 疑即舊「曲阜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