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7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就視之,乃「山之石」 ,因以名。

陽堂山 ,在鹿山之南,俗名「青山。」 四面懸絕,下有鮑郎墓祠。

貿山 ,在縣東三十里。

同谷山 在省窯山之東。以東西兩嶴同一谷口,故名。

大涵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

西亭山 在縣東三十里。層巒聳秀,下瞰深淵,人擬《赤壁》之勝。

青山 在西亭山南三里許,峰巒疊翠。

白石山 在縣東四十里。白石玲瓏,峰巒峭拔。筲箕山 ,在縣東五十里小白嶺上。

跘跨山 ,在縣東五十五里太白山南。瀑布懸崖,名「水簾洞」 ,上有鬼谷先生祠。

太白山 ,在縣東六十里,視諸山為最高,山以「太白星」 得名。

天童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

佛隴山 在天童山西南二里,山下有佛隴庵。「霞嶼山 」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東錢湖中百步尖山 為湖山之最高峻者。

隱學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東錢湖畔。下有放生池,舊名「棲真。」

陶公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

五峰山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下有五峰寺。大梅山 ,在縣東南六十五里。蓋梅子真舊隱處也。

金峨山 ,在縣南七十里,高出眾山,為府城之遠案。

厲山 ,在縣南五十里。山頂以石擊之,作《鼕鼕》聲。

姜山 在縣南四十里。平原崛起,有石洞三,其一最大,曰「後巖」 ,中可坐數十人。洞後又有一小洞,上有小穴,形圓如月,仰可窺天。

茅山 ,在縣南五十里,與姜山對峙,上有一井,以竿探之,其深無底。

塔嶺山 在縣南四十里。蒼翠峭立,四面環列二十三峰。

它山 ,在縣南五十里。即唐善政侯王元暐為堰之地。

錫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上嘗產錫,故名「錫山。」 建嶴山 矗立一十五峰,狀如列戟,鬱然深秀,下有寶嚴寺。

清秀山 上有三十六峰,清奇秀麗。

銀山 昔嘗產銀,今廢。在縣西南六十里。天井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神龍所居,有五井。灌頂山 在縣西南七十里。其山直上,二十里方至,頂有普淨禪院。

塘嶴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

雪頭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

蜜岩山 在縣南六十里。嘗產仙蜜。

陸嶴山 在縣西五十里。

翠岩山 ,在縣西五十里。有秦王石版弓箭洞,葛仙翁以泥封之,遺跡猶存。

武陵山 ,舊傳劉阮採藥於此。

聖公山 壁立千仞,其中石室虛明,相傳朱彥誠嘗遇仙於此。

白鶴山 ,在縣西四十里。

前嶴山 在縣西四十六里。

楊嶴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

蔡家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

望春山 ,在縣西三十里。

魯嶴山 在縣西三十里。

岐山 在縣西三十里。相傳嘗有異鳥集此,又名「旗山。」

大嵩嶺 在縣東七十里。

慈雲嶺 在縣東南六十五里,接東淘嶺。菩提嶺 在縣東南七十里,通奉化。

黃官嶺 在縣南五十五里。

稠嶺 在縣之西三十五里許。嶺為鄞、慈兩縣之界。明嘉靖年間,海道副使李文進命於此設寨。

大皎嶺 在縣西七十里。

響巖 在縣西南五十五里。

北巖 在縣南五十里

南滄嶴 ,在縣東五十五里,太白山之南應嶴 ,在縣西三十里。

水廉洞 ,在縣東五十五里,太白山之南。觀音洞 ,在霞嶼山。

江北墩 在縣北三里桃花渡北。

大海 環府境

鄞江 ,在縣東北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