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7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昌山 ,在縣東一百里。

鄞城山 ,一名「赤菫山」 ,在縣東五十里。

貌頭山 :在縣東六十五里。

清涼山 在縣東,有聖井嶴龍湫,下有寺。馬頭山 ,在縣東九十里。

青錦山 在縣北一里。自日嶺山來,一名「青錦巖」 ,一名「蓮花巖。」

孝感山 相傳昔人喪父,廬墓側,哀毀骨立。天忽降甘露,草木花皆純白,故名。

金鐘山 在縣北十里。形如鐘,故名。

漢城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俱自銅山來,或得古兵器,俗傳漢王避難之處。

三嶺山 ,在縣北二十里。

赤莧山 ,夏侯曾先《地志》云:「亭頭有赤莧山,上有盤石,可坐千人。」

江口山 自四明山分為雪竇,諸山東衍至此而止。

梅山 ,在縣南三十里。

英馬山 ,在縣北三十里。相傳昔有神馬常夜出,因名。

「六詔嶺 」 ,相傳王右軍嘗隱此。

唐興嶺 在縣西一百里。

桃花嶺 在縣東南十五里。

山隍嶺 在縣南五十里。

珊墟嶺 在縣東南六十里。

寨嶺 ,在縣東四十五里,通東南邊海。

清修嶺 在鵓鳩山下,通鄞之小溪。

五嶺 在縣東三十里桑社嶴,通白杜金溪。又有竹木嶺,通鄞。

千丈巖 此雪竇之勝,懸厓飛瀑,又名「飛雪巖」 ,有亭曰「飛雪亭。」

徐鳧巖 在雪竇西十五里。

上下牢巖 在縣南三十里。上巖壁立,下巖迴顧。

獅子巖 有二,一在縣東五十里新嶺外,狀如獅子,蹲踞,甚雄壯。一在縣北一里

周家嶴 在華頂山內

聖井嶴 在清涼山東南。

棠嶴 在公棠山

奉化江 抵惠政橋,合諸溪水達郡城,東會鄞江入於海。

萬家河 在縣北十里,通大江潮,溉田四百餘頃。

西錦溪 ,在縣西一百步。

剡源溪 自四明山來,其溪九曲。

金溪 在縣東五十里。源發金峨山,東北過白杜河,北入北渡江。

隱潭 在縣西北五十里。潭居兩巖之下,兩巖相抗,壁立數百仞。

《鎮海縣志》

定海縣

梓蔭山 在縣東北一里。石壁陡起,下停澤水。壁間有「懲忿窒慾」 四大字。

巾子山 在縣東北二里。山形卓立如巾幘,與候濤山形勢相控,為潮水出入之障。

招寶山 在縣東北二里,舊名「候濤山。」

金雞山 ,在縣東八里,與招寶對峙。

蛟門山 在縣東海中約十五里,一名嘉門山。環鎖海中,吐納潮汐。有蛟龍穴處,時興颶風怪浪,舟行避之。

虎蹲山 在縣東五里。屹峙海中,象形而名。之。游山 在縣東海中。

七里嶼山 :在縣東海中七里。

金塘山 在縣東南海中,約半潮可到,周環二百餘里。舊為昌國縣之「金塘鄉。」

烏石山 在縣南四十里許。山巔石色黝黑,故名。

盤嶴山 ,在縣東南七十五里。水遶太白山陰而出,凡三十六盤。

伏龍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一名「箬山。」

澤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舊名「櫟山。」

施公山 在縣西北九十里。

舟山 一名「觀山」 ,在縣東昌國城南,狀如覆舟。翁山 一名「翁洲」 ,昌國東三十里。昔葛仙翁煉丹於此,故名。

桃花山 在縣東昌國東南海中,世傳安期生煉丹之所。

補陀洛迦山 在縣東,故《昌國縣》東。海中約一潮可到。有善財岩、潮音洞,乃觀音大士化現之地。

東霍山 ,在縣東昌國北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