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7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七十六卷目錄

 寧波府部彙考二

  寧波府城池考

  寧波府關梁考一

職方典第九百七十六卷

寧波府部彙考二

寧波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鄞縣附郭。

寧波府城池 ,唐末,刺史黃晟築。宋元豐元年,曾鞏修之。寶慶二年,守胡矩重修。寶祐間,制置使胡潛拓舊城,設雉堞。開慶二年,建望京、鄭堰、下卸三門樓。其甬水、靈橋、東渡,則以次繕治。元初墮。至正八年、十二年,浙東都元帥納麟哈刺復築。後復加修治。明洪武六年,指揮馮林更崇之。城高二丈五尺,趾廣二丈二尺,面一丈五尺,周二千二百一十六丈,延袤一十八里。為門六:東曰「靈橋」 ,曰「東渡」 ,南曰「長春」 ,西曰「望京」 ,北曰「永豐」 ,東北曰「和義。」 又穿二水門于長春、望京之側,門各有樓,羅以月城。城上有敵樓、警鋪,外設弔橋。自永豐至靈橋有大壕,環繞二千一百四十四丈,其餘濱大江。嘉靖三十五年,知府張正和重建「甕門敵臺。」

皇清順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大嵩城 「屬鄞縣,距郡東九十里。高一丈七尺,趾廣一丈二尺。周七百四十丈,延袤四里有奇。為東西南北四門,門各有樓。穴水門于西之側,設以弔橋,羅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敵樓、警鋪。」 外自東南抵北,凡三百三十二丈為壕。自西以北,際石山不設。明洪武二十年,湯和築,永樂十五年,谷祥加修。

皇清順治十五年,復增修。

外縣

慈谿縣城池 明嘉靖壬子倭亂始築城。距郡西五十里,高二丈有奇,趾廣二丈四尺。為門五,門各有樓,東「瞻岳,西萃寶,南拱壽,北拱辰。」 天啟間,新開小北門、「輔極,又穴水門于東西之左右,羅以月城。城上敵樓三十一,警鋪四,雉堞一千五十八,周一千六百四十三丈,延袤十里。外為池九里,北半里際山無池。」

皇清順治十五年,「增高并堵。」

奉化縣城池 距郡南八十里。明嘉靖壬子,知縣蕭萬解築,「高一丈四尺,趾廣一丈二尺,面廣一丈,周一千一十八丈,延袤七里。為門四,門各有樓。穴水門于西為上水門,于東為下水門。城上有雉堞。外東南,西臨溪,北負山,不設池。」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蔡周輔、塞舊南門、開新南門、于

縣東。戊戌年,知縣王奐高城垛名四門,「東太乙,西金嶂,南薰時,北拱極。」

《鎮海縣志》

定海縣城池 ,築于錢鏐,歷元而隳。明洪武元年,千戶王及賢始立木柵。七年,守禦千戶端聚易以石。二十年,信國公湯和建衛,拓而大之,周九里有奇。永樂十三年,都指揮余成以北抵海,塞北門,穴水門于小南門之右。嘉靖十二年,都指揮劉翱加增雉堞三尺。三十三年,知縣宋繼祖北面增建望海樓。隆慶三年,同「知段孟賢增築內城。萬曆三十六年,知縣黎民表修葺,共高二丈四尺,趾廣一丈,面八尺,周一千二百八十八丈,延袤九里。為五門:東鎮遠,南南熏,又南清川,西武寧,又西向辰門,各有樓。外設弔橋,羅以月城。城上有敵樓、雉堞、警鋪。」 池自東抵西,環九百六十六丈,北際海,不設。

皇清順治十五年,增高并堵,重造敵樓警鋪。

觀海城 屬定海縣。距郡西北一百一十五里。明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築。永樂十六年,都指揮谷祥築,崇之高二丈四尺,趾廣三丈,延袤四里。為東、南、西、北四門,外設弔橋,門各有樓,羅以月城。城上有雉堞、敵樓、警鋪。外為池九百十四丈。

皇清康熙十年,重修增築。

龍山城 屬定海縣,距郡北七十里。明洪武間建置。永樂間增築,高二丈五尺,趾廣二丈,延袤三里。為東南、西、北四門,門各有樓。設弔橋于東、西、南門之外,羅以月城,上列雉堞、敵樓、警鋪。外四周為池五百六十二丈。

威遠城 ,明嘉靖間,鎮守都督盧鏜與海道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