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7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寧波府部雜錄

《霏雪錄》:「禹廟梅梁,乃大梅山所產梅樹也。山在鄞縣 東南七十里,蓋梅子真隱處,石洞、仙井、丹竈、藥爐猶 存。山頂大梅樹,其上則為會稽禹祠之梁,其下則為 他山堰之梁。禹祠之梁,唐張僧繇圖龍其上,夜大風 雨,嘗飛入鏡湖與龍鬥。人見梁上水淋漓濕,萍藻滿 焉,始駭異之,乃以鐵索鎖於柱。他山堰之梁,長三丈」 許,去岸數尺,歲久不朽,大水不漂,因刀墜誤傷之,出 血不止。今禹廟以他梅樹代之,不斲不削,存故事耳, 非舊物也。

《府志》:甬東,即越王欲居吳王之地。杜預曰:句章縣東 海外洲是其處。又曰:「遷吳王句甬東。」註曰:句即句章, 甬即甬東。《史記》: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吳語》云:「甬 東舊郡在句章東海外洲。」韋昭曰:句章東浹口外洲, 浹口,今之浹港也。按:《輿地廣記》,定海有大浹港,即晉 劉裕與孫恩戰退還處。外洲,今之舟山,舊為翁山縣, 世傳徐偃王所居,春秋所謂甬東者即此。古有甬東 市,定海亦有甬東橋,今郡城南廂有甬東隅、甬東書 院、甬東巡司,意立郡時皆因春秋甬東字而名之者。 夫江曰鄞江,亦曰甬江,概稱之也。按甬義,甬猶湧水 騰波也。《詩》曰:「百川沸騰,水上騰也。」據舊昌國縣東灌 門下註云:海中有砥柱,屹立中流,望之若人作拱狀。 水匯此,旋湧若沸。凡舟行經此,必先投物以殺其勢。 風雨將作,有聲如雷,舟人皆收。山龓港,謂之「走颶」,故 郡因之以名,理或然也。句章春秋有句章時封於此地故名 古鄞城,《太平寰宇記》云:「本漢縣廢城。」《陸雲集》云:「昔始 皇南巡會稽,留鄮縣三十餘日,因境有赤菫山,加邑 為鄞。山在今白社里,產赤菫草,故名。菫,烏啄也。」薛燭 曰:「歐冶子與越王鑄劍,破赤菫之山而出錫,即此地。」 蓋鄞本越之東鄙也。《會稽志》云:「在會稽縣東三十里」, 則謬矣。惟新莽改鄞為菫,夏時鄞為堇子國故爾。今 白社有《鄞城山》,遺蹟尚在。

古鄮城,相傳在貿山橋,非也。乃在貿山,在東錢湖東, 故其時名湖為西湖。若在貿山橋,即當云東湖矣,何 得謂之西邪?近生員丘緒、盧叔麟、沈明臣偕往審之, 遺蹟種種,若登貿山橋所稱「故城」者,掘土驗之,皆浮 土,絕無瓦甓磚石之類,則非城址可知。

官奴城,即古鄮城也。《太平寰宇記》與舊圖經皆云漢 光武事。又《十道四蕃志》云:「宋武微時,避吏於此,與人 奴名桂者善,因匿之。為吏所窘,乃耕於田,以土覆宋 武免後,立官奴城以報之。掘土築城處,名官奴池。」其 謂光武者,於史無所據。今按:《宋書》,孫恩寇上虞時,劉 裕戍句章,疑為宋武云。

寧波府部外編

《府志》:金庭客,咸通中,自剡溪金庭路由林嶺間,將扺 明州,行二三里,忽迷失舊路,匆匆而行,日已將暮,莫 知棲息之所,因遇一道士,荷鋤而問津焉。道士曰:「此 去人家稍遠,無寓宿之所,不嫌弊陋,宿於吾廬可也。」 引及其家,則林徑幽邃,山谷沖寂。既憩廡下久之,烹 野蔬苗食之。頃有扣其門者,童子報云:「隱雲觀請來」 日齋。洎曉,道士去,約童子曰:「善祇奉客。」客因問:「隱雲 觀置來幾年,去此觀遠近?」答曰:「古有此觀,去此五百 里,常隱雲中,世人不見,故以為名。」客驚曰:「五百甚遠, 尊師何時當還?」答曰:「尊師往來亦頃刻耳。」俄而道士 復歸,欲留客久住。客方有鄉關之念,懇辭而出。乃遣 童子示其舊路。行二三里,失道士所在,及問歲月,已 三四年矣。

丞相史彌遠薨已久,一夕忽有人扣其家門曰:「丞相 歸。」及入門升堂,紗燈轎從皆具,子婦羅拜畢,語話一 如平生,歷歷分付家事。及去,索筆書遺囑,皆其手蹟, 既而竟去,人莫不怪之,不得其理。忽一人有悟曰:「乃 宋室將亡,陰盛陽微之兆也。」未幾,宋果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