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繼修葺。元至元中重修。明永樂十一年重建。中為大殿,由殿甬路而南為戟門,為儀門。甬路左右為兩廡,東為神廚,西為祭器庫。戟門右為鄉賢、名宦二祠。戟門之前為櫺星門三座,臨於泮池。池南少左為射圃。廟之北為明倫堂。堂南之左右為進德齋,為修業齋。
皇清順治九年重修,康熙九年再修。
高節書院 在客星山《嚴子陵墓》左。
怡=書院 在四明鄉。宋修職郎孫一元建。別有文會之所,曰「罏溪文社」 ,今廢。
古靈書院 在治北屯山之陽,今廢。
姚江書院 在治南五里半霖鄉。明崇禎十二年,邑人沈國模、史孝咸、管宗聖以周海門之傳,共講於中。
社學 明洪武八年,詔府州縣每五十家建一社學,諸生一人領之
呂氏義學 在城內之東北隅。宋呂次姚捐貲創建。
學田 學故有土田、山林、陂蕩凡八頃有奇,後益田數百畝。元泰定初,邑人史華甫捐田五十二畝。明萬曆三年中,續置田共二百九十三畝八分零,學山七十三畝零。
上虞縣儒學 在縣治東六十五步。宋慶曆中始創,紹興中重修。明末兵燹。
皇清康熙八年,重加修葺,規模宏壯,稍復舊觀。
月林書院 在清風峽。朱子講學之所。
泳澤書院 元至正間,創於西溪湖之濱,後移金罍《山東》。
中峰書院 在東山,兩眺間臨池水。
社學 在縣治宣化坊前西偏,即「惠民藥局」 故址。
學田 田七畝五分。又朱文公祭田七畝零,亦屬學。明萬曆十二年,以沒入澄照寺田五十畝給學。又有山三千八十五畝。
嵊縣儒學 在繼錦坊惠安寺左。前後堂四齋,曰《居仁》《由義》《達道》《養蒙》。東有秀異亭,明洪武初制,因故為新。前
文廟:廟前左右為兩廡甬路,而南為戟門。戟門南
為泮池。池外為櫺星門,門左為儒學門。廟之北為明倫堂。堂兩夾室,左神廚,右祭器庫。堂前東為修德齋,西為凝道齋。兩齋後為號房。廟之東有碑亭,「故文昌祠址。」 西有學倉。堂之東為射圃。教諭廨在堂之後。兩訓導廨,一修德齋後一;堂之後修德齋後為宰牲房。
皇清順治十六年、康熙二年,相次修建。
二戴書院 在縣北一里。
慈湖書院 在北門內桃源坊。
鹿山書院 在城內鹿山之巔。
宗傳書院 :在鹿山書院之前。
艇湖書院 在東隅
長春書院 在北門外
小學 在城隍廟西
社學 明洪武八年奉制立坊都凡六所,後圮。成化間,知縣許岳英建,今莫攷。
姚景崇義塾 景崇字唐英,號自愛翁,晉溪人,今廢。
周氏義塾 宋邑人周瑜建。
金庭王氏義學 在孝嘉鄉。
經訓堂書塾 鄭邦賢建。
學田 知縣薛周置。五十四都度出盈田一十二畝二分,地二百六十七畝,山一百三十七畝九分,塘一百一十畝六分八釐四毫。共田地收糧、差鈔、差銀每年約該三兩一錢六分五釐納學。又續增十九、二十都田六畝三分,租七石二斗;三十都田十畝,租九石七斗;二十六都田三畝二分;四十九都田四畝七分,共租五石三斗;地共三畝二分,租銀一錢八分。四十六都田九畝八分,租九石,知縣姜克昌置。十六都田八畝三分,租六石一斗。五十三都田二十四畝八分,無號田四畝九分,共租銀二兩五錢。五十三都地七畝,租銀一兩七錢五分。五十三都田一畝三分,租二石五斗。
新昌縣儒學 舊在縣之東,與縣廨連垣。宋紹興十四年,知縣林安宅遷縣東南一里,面書案山。明洪武、宣德、成化間,知縣周文祥、鍾虛、毛鸃先後增修。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劉作樑新之,中為正殿三間,知
縣曹天憲、蕭敏道、田琯相繼修。兩廡各六間。知縣劉作樑重建。「大成門」 五間曹天憲建,劉作樑修泮池,有複道、櫺星門三座。蕭敏道修。明倫堂三間,在大殿後。扁額「朱文公書。」 「尊經閣三間。」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