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8 (1700-1725).djvu/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卷目錄

 紹興府部彙考八

  紹興府風俗考

  紹興府祠廟考一

職方典第九百九十卷

紹興府部彙考八

紹興府風俗考     府縣志合載

本府

《舊志》。「昔周官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而《越吟》不列于《司樂》,後世無徵焉。」 《越絕書》:「越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 《史記貨殖傳》:「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肴蠃蛤,不待賈而足。地勢饒給,無饑饉之患,以故啙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是故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此亦秖言居食二者耳,未及人情所向好。而太史公所稱,則又概論江以南,非獨指會稽郡也。《漢書地理志》:「吳粵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 又云:「屈、宋以騷賦顯名,而枚、鄒集於吳,嚴、朱顯于漢,文辭並發。」 吳、粵與楚接比,民俗略同。審爾,則彬彬有文武矣。《晉書》:「其民循循」 ,《宋書》:「民性柔而慧。」 昔孔子稱「南方寬柔」 以教,豈近是乎?至虞翻之稱曰:「忠臣係踵,孝子連閭」 ,歷歷有根。證。如其言也,道德同矣,美俗孰有加焉?《嘉泰志》云:民勤儉好學篤志,尊師,擇友,絃誦比屋,相聞,不奢靡。士大夫家占產甚薄,縮衣節食,以足伏臘。司馬相《郡志》云:晉遷江左,中原衣冠之盛,咸萃于越,為六州文物之藪。高人文士,雲合景從,聲名遂為江左之冠。唐以後,文雅不替,風流翰墨,昭炳相接,故名人往往多愛遊其地。宋南渡之後,學徒益盛。

有陂池灌溉之利、絲布魚鹽之饒。其商賈工作,皆習簡朴,不華麗。他若「諸邑志」 所述,謹祭祀,力本重農。下至蓬戶,恥不以《詩》《書》訓其子。自商賈鮮不通章句,輿隸亦多識字家,矜譜系,推門第,品次甲乙。婦女無交遊,雖世婣不識面;小家不鬻男女於外境;大家女恥再醮,率皆信實不誣,大都于俗為美也。文物與治俱「盛,侈靡競出,獨吾越乎哉?」 然俗沿于土,雖稍以時變易,綜其實固不甚遠也。諸邑志乃或稱先輩長者,其時皆崇孝弟、尚廉恥、畏刑辟。鄉之長老多厚重,恥言人過失;子弟稍縱恣,輒以規矩繩之。其仕進,率砥礪名節,能自建立。山林之遺逸,各以詩文名其家。其行業為後生典型,雖鄙暴者亦知所尊禮。農工商賈,勤力敦篤,不敢犯非其分。婦人慎內閑而修女事,尚志節

冠禮不行久矣。男子年十六以上,垂髮總角長,而冠多于冬至。或正旦加冠于首,拜天地祖宗尊長,即是矣。

婚必擇門第,用士人為媒。女家治酒則為允,謂之「許親酒。」 或用銀牌寫「允許」 二字。續後具豬鵝茶餅之類餽送,繼行納幣禮。娶之日,不親迎,用樂婦扶掖。成婚,雜用踏槁、牽紅、傳席、交盃諸儀。即日拜公姑,以次及其家眾。

喪大率用《文公家禮》,惟不行。小斂不用布絞。其墳塋多砌磚為槨,家饒者乃以石,不甚用浮屠。既卒哭,舍苴絰,更用細麻布服,出謝弔客,溺。堪輿家說「寧緩葬有至二三十年者。」

祭以四時,或用四仲;分至日、或元旦、端陽、重陽、冬至,世家咸遵「文公禮。」 小戶止列羹飯香燭,家長一人口請祖先而已。忌日必素服祭,終身不廢。清明有墓祭,不諂神,不祭他鬼。

元旦,男女夙興,序拜已,乃盛服詣親屬賀,設酒食相款,凡五日乃畢。

立春先一日,郡邑官僚畢出迎春東郊。至期用巫祝禱祠,謂之「作春」 ,亦曰「燒春。」

元宵,每至正月十三日夜,民則比戶接竹棚懸燈,大都土製為多,其紙燈頗呈纖巧。十五六七夜則稍稀,八九更益冷落。女子出觀燈,名「過橋」 ,謂可免一歲疾厄。

社日鄉有社祭

二月二日,始開西園,縱郡人遊觀,俗謂之「開龍口。」

三月二十八日,俗傳東嶽神誕日。蕭山之蒙山、餘姚之黃山,皆有廟焉。自十六日起,男女競往燒香羅拜,有自家門出,且行且拜,直至廟者。巨戶婦女,或不能行且拜,則雇人代拜,大姓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