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9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九峰

東陽縣

「碧峴南排,紫嵬東聳。白鹿與青臺競秀,夏山與東白爭奇。白溪合漢沙而西下,畫水泛荊浦以南奔。練白瀠青,左環右拱。形勝之美,甲於他邦。」 《義烏縣》。

古稠之山,峙於西北,山環矗而邃,泉四疏而清。平湖十里,涵碧澄酥,右擅湖光,左帶江流,襟溪帶湖,青巖、黃檗諸山環列於前後。川明山秀,秀淑之氣,不下於他邑。

永康縣

據祟山而五峰峙其北,襟清流而雙谿會其南,縣治特立其中,實四面山水之會。

武義縣

邑附湖山而帶熟溪,白陽環於左,書臺倚於右,層峰疊嶂,羅列於其前。

浦江縣

山巒自嚴、徽起伏而來,形勢斗拔,仙華諸峰如瑞鳳、如寶蓮,如天馬行空,凌霄獨聳。左右寶掌、金坑,如龍翔虎踞,尖員奇特,拱向而北面南溪諸水,自月泉截柘井坑合流,會於縣南,繞湖山、楓江注諸暨、錢塘達於海,為一方勝概。

湯溪縣

括山前遮後擁,羅立縣南。支脈分轉而東,斷而復續。又自方山度九峰,蜿蜒而蟠於西。自衢注瀔江,折而東北去山環而曲,水停而深,土衍而沃。

金華府星野考        府志

府屬總

《周禮》「保章氏」 註:「星紀,吳越也。」

《漢書·天文志》:「牽牛、婺女,揚州。」

《後漢書天文志》:「自斗十一度至婺女七度,一名須女,曰星紀之次。」

《晉書天文志目》:「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

《明一統志》:「金華天文:牛女分野。」

宋濂《寶婺觀記》,「說者謂自南斗十二度至婺女七度為星紀,吳、越之分皆屬焉,何獨婺人得專祀婺女乎?」 是不然。吳越之分固廣,而斗牛女之所該亦廣,苟以躔度細推之,郡之墟正上直於婺女,星之降祥,焉可誣也。又章懋蘭《谿志》:「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象相去雖若懸絕,而災祥感召如影響然。」 據二公所云,則星野似有定論,尚俟善推步者考焉。

金華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本府。金華縣附郭。

金華山 在府城北二十里,一名「長山。」 自天台、赤城發脈,至東陽之大盆山,迤邐至此,橫亙金華、蘭溪、義烏、浦江之境。周三百六十里。

芙蓉山 在府北十五里。一名「潛岳」 ,又名「尖峰山。」 孤山獨秀,狀若芙蓉,故名。

赤松山 在府北十五里。一名「臥羊山。」

煉丹山 ,在赤松山北,黃初平煉丹處,因名「梁山 。」 從赤松山進約十里至其處,北近盤泉,中有土田,居民多姓「滕」 者。

鹿田 在府北二十五里。上有沃野,可耕。白望山 在府北二十五里,乃鹿田之朝對。乾峰山 在府北二十五里,乃鹿田之門戶。龍鱗山 在府東八里,名興教山。山石錯落如龍鱗,色赤,城石階礎所出。

覆船山 ,在府東五十餘里。

靈嶽山 :在府東四十五里。

東山 在府東五十五里。自東陽之大盆山迤邐而來,周三百里。

葛公山 在府東七十五里。一名葛仙峰。屏山 在府南五里,一名琴望,又名赤山。銅山 在府南二十里阻南港上。山下有泉,色白,號「銅山泉。」 因石似銅,故名,原無銅也。

南山 ,在府南三十五里。分脈自括蒼山北來,凝結於此,高幾倍北山,周四百餘里。

白原山 ,在府南四十五里,高千餘仞。

石門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有石對峙如門。罣罳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形如罣罳。伏龍山 在府西南三十里,山嶺有古廟。望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

玉笥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山有石人峰。沐塵山 在府西南二十五里,一名候塵。至道山 在府東南三十五里。一名「覆釜」 ,一名「積道。」 連屏擁翠,石磴縈紆,絕頂坦平如掌。上山 在府西隅,太守蘇遲、謝政居於此,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