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9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屏尚存焉

御賜詩壁 。理宗又有御書五言詩二首賜范云:「天地得正氣,四時無《易》心。生來本孤節,高處獨千尋。月影龍池動,風枝簫籟吟。如何桃與柳,亦擬傍清陰。中禁夕沉沉,幽篁別作林。色連雞木近,影落鳳池深。為重凌霜節,能虛應物心。年年承雨露,長對紫庭陰。」 此以松竹比也。詩刻於堂中正壁,字亦縷金。

應進士賜笏 蘭谿應氏所藏,有其祖登第所賜笏,上有題刻云「皇帝御集英殿,賜進士臣應浩」 十二字,皆塗以泥金。但其登第之年與榜首之名,皆不可知。俗傳浩嘗為某郡守,亦不得其詳云。

東陽縣

廢吳寧縣城 在縣東二十七里,地名「城裡」 ,周一里,遺址今存。

馮家樓 去縣二十里,俗傳「馮尚書宿故宅」 遺址。

羅隱宅 在縣南五里。今為棲賢庵。宋元祐中建,廢。

橫城義塾 在縣東南二十里。宋景定間,蔣沐建。蛟峰方逢辰為《記》。

陳氏義莊 在縣南四十五里。宋開禧間,陳德高建,陸游為《記》。

輝映樓 在縣學左。宋紹興二十六年,知縣劉偉建,廢。

文星樓 有二,一在東陽縣東七十步,宋寶祐元年知縣何宗社建;一在義烏縣西北七十步文星坊,今並廢。

香閣 在縣西北隅。宋紹興中,知縣留觀德建。以閣前多植巖桂,因名廢。

環翠閣 在縣南三里中興書院後。宋曹冠有《記》,廢。

清虛堂 在縣南五里,即「涵碧亭」 舊址。宋元祐中建,廢。

涵碧亭 有二,一在州衙甘露亭北,宋紹興十三年知州周綱重建。一在東陽縣南五里峴山下,唐寶曆二年知縣丁興宗建。下穿方池,刻石作雙魚,引水貫其中,以為流觴之所。唐劉禹錫有詩,羅隱有記。

水樂亭 在縣西南八里。兩山對峙,有飛泉數丈,界山而落,冷然有聲。宋熙寧中,知縣王概作亭澗上,取元次山「水樂」 之說名之。宋蘇軾有《寄題水樂亭》詩,今廢。

白雲亭 在縣八華山,許白雲先生講學之所。先生詩:「夜深來此倚闌干,十里樓臺俯首看。月到中天花影正,露零半地草光寒。氣清頓覺山川近,意遠從知宇宙寬。一笑直從雲外落,幾家兒女夢初殘。」 今廢。

擬峴亭 在縣西峴峰。馬之純有詩,廢。

《絕唱軒 》陳樵投筆之所廢。

水門村 東陽去舊城一二百步,臨溪有石岸,俗傳水門村遺蹟。《通志》云:「漢興平二年,析諸暨水門村置漢寧縣」 ,即此地。

峰回亭 在縣南山,以峰巒迴顧縣道,故名。今廢。

石門六觀 在縣東南七十里,地名石門里,巒景勝絕。元處士李惠居此,有《石門六觀》詩:曰「甑山晴雪」 ,曰「雙溪春水」 ,曰「石門夕照,曰溪亭秋月」 ,曰「獅巘晴巒,曰龍湫飛瀑。」

孔山圃 在縣東南二百餘步。宋喬文惠公行簡花圃。山左有孔山堂,右有雙峴樓,臨溪有水館釣臺,皆理宗御書扁。闤闠圍其北,溪山拱其南,為一邑登覽之勝。今廢。

吳寧臺 在縣治後圃。宋紹興十三年,知縣吳坰建,以舊「縣」 為名。上有應宿樓,舊有玉寒亭、愛蓮亭,俱廢。今建水鑑亭、夜告亭、衡橋。

安田義塾 在縣治南四十里。宋淳熙中,邑人吳文炳建。以教宗婣子弟,敦禮四方名士,以職教事,一時耆英多往來其間。東海徐畸為記其事。

胡氏義莊 在縣治南六十里。宋咸淳間,邑人胡祐之買田為莊,稍損益范文正公法,以賑鄉族。元初盜發,祐之又散財募義,以捍其鄉里云。《義烏縣》。

廢綢州城 在縣北一百八十步。今為滿心寺。廢華川縣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周三百步。三槐堂 ,在縣治內,元時建,名凡四《易》:曰明虛,曰愷悌,曰清心,曰公明。又治內有堂五:曰不欺,曰慈和,曰簡靜,曰古清,曰信美。今並廢。

迎春亭 在縣東陽門外,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