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9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染口溪 在縣東南十里。水由栝蒼來,至界內分而西,過夏步,入于溪。

三橋溪 在縣北二里。自常山界別而東過松山入于此。

逸溪 在縣北二十五里。有官渡,舊名「吉溪」 ,又曰「搭溪。」

濟井潭 :在縣東南六十里。

坂尾潭 在縣南三十里,中有小石岩。石廣潭 ,在縣南四十五里,橫餘二丈,深不可測。

石舂潭 在縣南三十五里。潭上片石方餘二丈,直坎如臼。

白度潭 在縣北六里。相傳中有龍穴。

石灰潭 :在縣北二十五里。

石潭 在縣東北十二里。峭石嶙峋,下有龍洞。龍潭 ,在縣東八里,旱則雩之。

常山縣

三衢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按《隋志》,昔有洪水暴出,派茲山為三道,因謂之「三衢」 ,州名以此。常山 ,在縣東三十里,頂有湖,可數畝,又名湖山,巨石環遶如城。

容車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下有碧玉、蓮花二洞,山高三百丈,回環九百丈。

石門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石徑僅容一人,下臨大溪。其巔有竅,每旦有雲出其中,東馳則雨,西則晴,驗之頗應。

岩谷山 ,在縣北三十八里。石壁高百餘丈,山脅有洞,流泉不絕。

紫竹山 在十五都萬山中。

牛山 在二十八都龍池里。中有石角立似牛,故名。

禹鳴山 ,在縣南二十里。

掛榜山 ,在縣東五里。山迢遞如榜形,故名。「苦竹山 」 ,與掛榜山相對,縣之水口。

彤弓山 在縣西二十里。石勢龍蟠,谿疇縈帶。屏山 在縣右,壁立如屏。

渣瀨鳳山 ,如鳳之翔,故名。

硯山 ,在縣南二十里。出紫石,作硯。

百樹尖 ,在麻山之巔。臨花岩,聳然屹立,奇樹森鬱,蒼翠欲滴,四時不變,老人呼為「百樹尖。」 文筆峰 在縣治左六十五步。

西高峰 在縣治西。尖秀聳拔,卓冠諸峰。賢良峰 在縣北一十五里,尖秀高聳如筆。豸峰 在縣北二十里,山石嵯峨,狀肖獬豸。菱湖嶺 在縣北二十五里。

石姥嶺 在縣北十五里。麻山之東。一嶺旁出,時有五色雲變幻。

「孤山」 嶺 出奇石,玲瓏聳秀,最肖山形。

岩嶺 ,在縣南七里。出黑石,可作硯。

木綿嶺 在縣南十里,江山要路。

趙公岩 ,在縣北二十五里。捫蘿而登,石洞可容百人,因宋趙清獻常遊此,故名。

蜜岩 在縣北二十五里,居謝源之半。崖上敞下窪,禱雨有應,以多蜂房,故名。

桂岩 在縣北二十里麻山之麓。

疊石 在縣北五里,突出溪中,其石層疊如堆,嘗孕龍,龍出石裂,崖上有《窩》

白龍洞 在縣西門外,草木蒙密,昔有白龍凌虛而翔,風休雨息。巖前蒙蔽處,乃二洞也。一當山腹,中有數室;一當山趾,澗溜不絕。

石梘洞 在縣西二十里。有石池,池下有石溝,若梘然流水冬夏不絕,旱禱頗應。禹明洞 ,在縣南湖山之陰。

禹跡洞 在縣南十里。中出泉,溉田二百餘頃。攝龍洞 ,在縣北二十五里丫巾山。洞前石竇,旱禱誠恪,竇中滲潤,或有異物如魚蝦,注水于瓶,請置以歸,雲雨隨至,送還洞口,則瓶無物,若攝而去,故名。

靈龜洞 ,在縣北八十里山前。如聞音樂,俄自山腹霣石上,隱蟠龍,清流噀薄其下。石塔高丈餘,石龜三數歲旱則禱。

丫巾洞 ,在縣北二十五里丫巾山之巔。特出眾山之表,儼如丫髫。上有靈湫,為龍所宅,禱雨最應。

寶蓋洞 ,去縣五十五里,在球川上。洞中高而邊,下有石乳,懸如鐘罄,擊之有聲,光彩閃爍,若寶蓋然。

白石塢濠坑 在七都

草萍濠坑 在縣西四十里。

金川 在縣北半里,其源出開化,謂之「金溪。」 東南注五十里,入西安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