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9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十二卷目錄

 衢州府部彙考二

  衢州府城池考

  衢州府關梁考

  衢州府封建考

  衢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十二卷

衢州府部彙考二

衢州府城池考        通志

本府。西安縣附郭。

衢州府城池 故城凡三,俱廢。宋宣和三年,守高至臨城龜峰,高一丈六尺五寸,廣一丈一尺,周四千五十步,為門六:東曰迎和,北曰「拱辰」 ,大西門曰朝京,小西門曰「通廣」 ,大南門曰「光遠」 ,小南門曰通仙門,各建樓城外,三面浚濠,西阻谿。紹興十四年,守林待聘因大水城圮,復築。嘉定三年,又水守孫子直修築。嘉平十一年,守魏豹文「新六門城樓。元至正間,監郡伯顏忽都因子城舊址,築新城,又于門外包以月城,復建層樓於各門之上。明弘治己未,守沈杰重修。嘉靖庚申,守楊準修。萬曆中,守洪纖若重建大西門城樓。天啟初,守林應翔重建北門城樓。崇禎十三年,守張文達增修城垛高四尺,添造窩鋪三十六。」

皇清順治五年,守韓養醇再修城垛。十六年,總督李

率泰重建城樓

外縣

龍游縣城池 ,明隆慶間,令傅性敏築,延袤六里,雉堞二千「八百四十有奇,高一丈六尺,趾一丈三尺,面四之一。池深廣一丈有奇。門四:東永安,南歸仁,西太平,北向義門」 ,各有樓,又有便門。萬曆九年,令余杰增繕警鋪、敵臺各七所。江山縣城池 ,明隆慶二年,令余一隆築門樓四,東迎薰,南通閩,西拱辰,北迎恩。

常山縣城池 明正德七年,令沈冕築,延袤三里,高一丈五尺,趾廣二丈四尺,門各有樓,東文筆,西、西高,南硯山,北賢良。小東門一望衢,小南門一金川。大水門三,小水門四。隆慶初年,東城樓燬,令張克文重建。

開化縣城池 ,「明正德辛未,令楊粲築,周一千八丈五尺,高一丈二尺,厚一丈,門六,南迎恩,北望極,東金錢,西通濟,東南起鳳,東北鍾秀」 ,上各建樓水門二,窩鋪十有四,雉堞二千一百六十。嘉靖庚戌,令周應奎於臨溪築堤三百餘丈,以防水激,復開馬道六尺,以通水壅。隆慶戊辰,令朱諭增築城垣,并建南北月城。辛未,知縣徐仲濂於龍潭口築石堤百丈,高廣一丈,以防水衝。

衢州府關梁考        府志

本府。西安縣附郭。

三鳳橋 :在郡治東正街。郡守楊準建。

寶坊橋 在郡治東察院南。郡守楊準建。「朝真橋 」 ,在朝京泉大井東。

獅橋 在太平坊,今大井右。

烏橋 在狀元坊南馬站前。

新橋 在里仁坊東。郡守沈杰重建。

永清橋 在金紫坊巷口。

酒務橋 在浮石門裡臨淵坊內。

仙履橋 今莫家橋,在利用坊內。

通濟橋 在浮石門西,為內河水口。

文昌橋 在仙履橋西

瑞仙橋 在暗樓巷內

茭池橋 在招賢坊啟聖公祠西。

槁薦橋 在華豐樓西

護池橋 在槁薦橋東

甘蔗橋 在小西門內,舊名「尼姑橋。」

顏家橋 在澄清坊門館對北。

彭家橋 在雅俗坊東

平沙橋 在菱塘北金紫閘下西邊。

上三橋 在金紫坊南

下三橋 在上三橋東,忠烈廟北。以上俱郡城內。

通和橋 在朝京門外水亭埠。明萬曆辛亥,造浮橋,兩岸用石砌,埠中用舟為梁。

皇清順治庚寅重建。康熙癸亥,再新之